第一日:传道授业,解惑释疑
陈承安从丹道根基讲起,阐述“乾坤为鼎,阴阳为炭”的至理。他引经据典,却又直指核心,将人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相对应,解析内丹修炼的初基。
随着他的讲解,那清浊二气在他身前演化出人体经络图,精气如河流,沿着任督二脉奔流不息,光芒闪烁,道韵盎然。下方无数卡在筑基、金丹期的修士如醍醐灌顶,以往晦涩难懂的关窍瞬间明朗。
当讲到“火候秘要,文武烹炼”时,他终于暂停,目光平和地扫过下方:“大道非独语,有疑皆可问。”
短暂的寂静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丹师颤巍巍起身,深深一揖:“陈师!老朽困于‘文火温养’之境三百载,每每觉火候已至,却总差一线生机无法引动,如隔薄纱,望而不破,恳请陈师点拨!”
小主,
陈承安微微颔首:“汝可知,鸡抱卵时,心在何处?龙养珠际,意归何方?”
老丹师一怔,若有所思:“心…意…”
陈承安声音温和却如惊雷:“心无所住,意无所执。非是你在温养,是天地在温养;非是你在烹炼,是道在烹炼。撤去识神,还归先天,真意如如,火候自足。”
“轰!”
老丹师浑身剧震,眼中迷茫瞬间化为清明,周身气息不由自主地鼓荡起来,那困住他三百年的薄纱应声而破!他老泪纵横,再次深深拜下:“…老朽,明白了!谢陈师点拨之恩!”
这一幕让众人更加激动。一位年轻修士急忙起身,语气急切:“陈师!弟子炼丹,常控火不稳,十炉九废,是何缘故?”
“心浮则火躁,神乱则候偏。”陈承安看向他,“你炼的不是丹,是你的心。心火平,则丹火自平。”
年轻修士如遭棒喝,愣在原地,随即盘膝坐下,身上躁动的气息竟迅速平复下来,对火系灵气的掌控肉眼可见地变得精妙。
提问者接踵而至。有问药材君臣佐使配伍之妙的,陈承安答:“药性如人性,相生相克,贵在调和,而非压制。识其性,明其理,则万物皆可为药。”
有问如何捕捉“先天一气”的,陈承安答:“万念俱寂非死寂,一念不生是生机。于杳杳冥冥中,觉那一点灵光乍现,便是真种。”
他的解答,往往三言两语,直指本质,剥开迷雾,让人豁然开朗。每一次问答,都引发一片区域的修士气息波动,若有所悟。整个第一日,就在这讲道与问答交织,道韵与灵光共鸣中度过。夜幕降临时,道场内亮起无数修士自行凝聚的护体光晕,如同繁星落地,无人离去,都在消化着白日所得。
第二、三日:万象俱寂,突破如潮
接下来的两日,陈承安不再言语,只是闭目盘坐,周身道韵却愈发浓郁磅礴,与整个天地交融。他身后的混沌不灭火静静燃烧,演化着阴阳五行、万物生灭的至理。
整个道场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无人交谈,无人走动,所有人都沉浸在悟道的状态中。
然而,这片寂静之下,是汹涌澎湃的灵力潮汐!
“嗡!”
一道突破的光柱率先从一位金丹中期修士身上冲天而起,金丹纹路瞬间圆满,踏入后期!
仿佛是按下了某个开关。
“轰!”
“嗡!嗡!嗡!”
接二连三的突破光辉从道场各处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