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玉璧定真主 战神启门扉

帝踏峰之行,收获颇丰。不仅点拨宁道奇使其道心回归,更将《慈航剑典》的精义尽数汲取,与此前所得的《天魔策》碎片相互印证,使得李长青对此界精神修炼、正邪之辨的领悟达到了圆满之境。如今,只差那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战神图录》。

他的身形自江南烟雨中一步踏出,再出现时,已悄然立于洛阳城外那处熟悉的孤峰之上,俯瞰着下方风云汇聚的帝都。

经过他之前以和氏璧本源气息涤荡乾坤,洛阳的局势已然明朗了许多。各方势力虽依旧暗流涌动,但那种纯粹的武力抢夺氛围已然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复杂、更加考验智慧与胸襟的气运之争。

在他的神识感知中,师妃暄携带着和氏璧,其气息与几股潜龙气运的交感愈发清晰。其中,一股锐意进取、充满活力与新气象的气运,正与和氏璧那中正平和、却又隐含革故鼎新之意的皇道气息产生着最强的共鸣!

这股气运的源头,正是秦王李世民!

李长青看到,李世民并未依靠武力强夺,而是以其卓越的个人魅力、开阔的胸襟、以及显而易见的治国才能,折服了越来越多的人。他麾下天策府人才济济,文臣武将皆尽其用;他治下的地区,民生相对安定,展现出乱世中难得的秩序与希望。甚至连一些原本中立的势力,也开始倾向于他。

反观其他竞争者,王世充困守洛阳,日渐孤立;窦建德、李密等虽有实力,但在格局与民心上,似乎总差了一筹;而寇仲,虽潜力巨大,气运不凡,但毕竟根基尚浅,羽翼未丰,且其过于跳脱激进的作风,似乎与和氏璧那蕴含的“稳中求进”、“包容天下”的意味,并非完全契合。

“天数使然,民心所向。”李长青心中了然。这和氏璧的归属,已然没有了悬念。他之前的干预,并非要强行改变结果,而是剔除了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血腥与混乱,让这“天命”的彰显,更加顺乎自然,更加贴近“民意”。

果然,数日之后,净念禅院再次传出消息。师妃暄于铜殿之前,当着天下群雄之面,郑重宣布:经多方考察,感应天命,慈航静斋认为,秦王李世民身负济世安民之宏愿,胸怀天下,文韬武略,乃是结束乱世、开创盛世的不二人选!遂将和氏璧,传于李世民,望其不负苍生所托!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有人欢呼,有人不甘,有人默然。但无论如何,这“天命所归”的名分,已然落在了李世民身上。这对于凝聚人心、招揽贤才、乃至在后续的军事政治斗争中,都有着无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寇仲得知消息后,虽有些失落,却也并未太过沮丧。他本就是豁达之人,更在之前的历练中明白了争夺天下并非仅靠武力与野心。他与徐子陵、跋锋寒商议后,决定暂时离开洛阳这是非之地,继续游历,提升实力,等待属于自己的时机。傅君婥亦随他们一同离去。

李长青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对双龙的选择颇为赞许。不争一时之长短,厚积薄发,方是正道。

就在李世民接过和氏璧,那传国玉玺与他的气运彻底交融,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华,一股磅礴的、崭新的、代表着秩序与新生的皇道气息冲天而起,席卷八荒六合之时——

异变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