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帝踏窥剑典 道奇归本心

布下宋阀暗棋,了却南方之缘,李长青心念再转,下一个目标,便是那慈航静斋的镇派宝典——《慈航剑典》。此典与《天魔策》渊源极深,据传乃地尼因情所困,观《天魔策》后破而后立所创,其中必然蕴含着正邪转化、精神修炼的极高奥秘。

他并未直接强闯帝踏峰,那非他行事风格,也易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而是如同一位真正的访客,一步踏出,身形已出现在那传说中慈航静斋所在的帝踏峰脚下。

帝踏峰钟灵毓秀,云雾缭绕,山势并不险峻,却自有一股清圣之气,仿佛超然于俗世之外。山道之上,有“家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石刻,更添几分飘渺仙意。

李长青并未掩饰气息,就这般负手拾级而上,步履从容,仿佛在欣赏山景。然而,他周身那与天地相合的淡然道韵,却自然而然地引动了帝踏峰的某种反应。

行至山腰处,前方一块巨大的青石之上,盘坐着一位峨冠博带、面容古拙、五缕长须的老者。他闭目垂帘,气息若有若无,仿佛与这山石、这云雾融为一体,正是中原武林至高无上的宗师,散人宁道奇!

宁道奇受梵清惠之邀,常年居于帝踏峰,既是一种守护,也是一种修行。此刻,他感应到一股前所未有、深不可测的气息上山,自然而然地现身相阻。

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清澈如同孩童,却又深邃如同星空,看向李长青,声音平和:“贵客远来,不知欲往何处?此乃清修之地,不便接待外客。”

李长青停下脚步,看着这位被誉为中原第一人的道家宗师,微微一笑:“山野之人李长青,久闻帝踏峰清圣,慈航剑典玄妙,特来一观。并无恶意,只为印证所学。”

宁道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观阅《慈航剑典》?此乃静斋不传之秘,即便是他,也未曾得窥全貌。而眼前此人,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先生气度非凡,然则剑典乃静斋根本,非有缘者不可得见。还请先生止步。”宁道奇起身,周身气息与整个帝踏峰隐隐相连,一股磅礴浩大、中正平和的自然之道弥漫开来,虽无杀意,却带着一股令人无法逾越的威严。他并未直接动手,而是以自身道境相阻。

李长青并未强闯,反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宁道奇,缓缓道:“道兄以自然入道,身合天地,已臻‘散手八扑’之化境,佩服。然则,道兄可曾想过,何为‘自然’?是顺应天地,还是……我心即天心?”

宁道奇眉头微蹙:“自然是道,是规律,是万物运行之本。我等修道之人,当顺应自然,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