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高远的敌意

“妈的,非得在决赛里再赢他一次不可!”李壮摩拳擦掌,把对烧烤的渴望转化为了击败高远的动力。

张涛默默打开了电脑,开始更深入地研究比赛规则和历史数据:“我们需要更系统的策略,不能只靠单一股票。比特币那边的基础研究,或许也能提供一些市场情绪分析的思路。”

王哲感受到团队的成长,心中欣慰。敌人的出现,让他们从初次成功的飘飘然中迅速落地,意识到了前路的挑战,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王哲: 首次直面来自“正统”金融圈的轻视和挑战,加深了对这个圈子游戏规则和阶层壁垒的认识。高远的出现,让他明确了一个需要超越的标杆,也激发了他更强的胜负欲。

·对李壮: 单纯的赚钱乐趣之外,加入了“争口气”的情感动力。他对团队的归属感和保护欲变得更强。

·对张涛: 更清晰地看到了现实世界的竞争法则,促使他思考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战竞争力,对比特币领域的探索有了更现实的紧迫感。

·对高远及其圈子: 将王哲团队视为需要打压的“异类”,他们的轻敌和傲慢可能成为其致命的弱点。

·对旁观者: 一场新旧“天才”之间的对决正在酝酿,吸引了更多好奇的目光,也为“307工作室”带来了更大的潜在关注度或压力。

与高远的冲突,象征着王哲团队在尝试跨越一道无形的壁垒。模拟炒股大赛是“模拟”的战场,但其背后折射出的资源、人脉、认知乃至阶层差异,却是“真实”存在的。高远代表着那条传统、资源密集型的金融晋升路径,而王哲试图开辟的,则是一条依靠信息差、超常认知和团队协作的“奇兵”之路。这场校园内的较量,仿佛是未来更大社会竞争的一个微缩预演。

夜深人静,王哲回顾日间冲突,心中浮现《道德经》之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高远及其代表的“坚”的力量,是显性的、咄咄逼人的,建立在已有的资源和地位之上。而己方之“柔”,在于灵活性、在于不被常规束缚的思维、在于隐秘的信息优势。不必硬碰硬,而应以柔克刚,伺机而动。想通此节,他心中愈发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