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高远的敌意

他特意在“你们”上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王哲三人略显朴素的衣着,暗示意味明显——没有资本底蕴的人,不配谈论真正的投资。

“不劳费心。”王哲简短回应,不欲多言。

高远却不肯轻易放过,他提高了声调,仿佛要让周围还没离开的同学都听见:“下个月,模拟盘决赛阶段开始,年度冠军的奖金是五千块,还有金盛证券的实习名额。希望到时候,你们还能靠‘分析’和‘认知’坚持下去,别只是昙花一现。”说完,他带着人扬长而去,留下一个傲慢的背影。

回去的路上,李壮气得直嘟囔:“什么玩意儿!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看他那嘚瑟样!”

张涛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他在试图激怒我们,同时在我们和周围人心中植入‘我们只是运气好’、‘我们玩不起实盘’的印象。这是心理战术。”

王哲赞许地看了张涛一眼,接着说:“高远的话,虽然难听,但有一点他说对了,模拟盘和实盘的心理压力完全不同。但他错在,将我们的成功简单归因于运气和胆量。我们的优势,不在于资金量,而在于信息差和判断力。鞍钢一役,我们赢在了对政策预期的提前研判,这是可以复制的模式。”

他看向两位伙伴,目光坚定:“他越是轻视我们,认为我们只是侥幸,我们的机会就越大。真正的猎人,善于利用对手的傲慢。”

在与高远对峙的短暂瞬间,王哲并非全无收获。他悄然集中意念,试图感知高远情绪表层之下的东西。他捕捉到的,并非简单的嫉妒,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混合体:既有地位受到挑战的恼怒,也有对“草根”阶层闯入其专属领域的不屑,甚至还夹杂着一丝因为王哲团队操作路径超出其常规认知范围而产生的隐秘不安。更值得注意的是,王哲模糊地感知到,高远似乎已经在谋划着什么,可能与接下来的比赛有关,一种针对性的、不那么光彩的“策略”正在酝酿。这种感知虽不清晰,却给王哲敲响了警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初始的愤怒过后,307宿舍的气氛逐渐变得凝重,继而转化为一种同仇敌忾的斗志。高远的敌意非但没有击垮他们,反而像一剂强效黏合剂,让这个小团队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