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人牵着牛从旁边经过,看着正在修建的街道,忍不住感叹:“以前这地方都是烂泥塘,下雨就没法走,现在要修成石板路,以后赶车、走路都方便了。”王二柱笑着说:“大爷,以后这街上还能摆摊呢,您家的菜就能直接拉到这儿卖。”
四、一日检查:细节里藏着百年基业
夜幕降临时,天宇带着各队队长开始巡查。他先来到城墙处,用铁锥在不同位置扎了扎,每处的硬度都差不多。“油布盖好了吗?”他问刘三。刘三指着墙边的油布:“都盖好了,边角用石头压住了,保证不漏雨。”
走到东城门,李木匠正在给木框架加固。天宇摸了摸刷过桐油的木梁,干燥光滑。“铁箍什么时候装?”他问。“明天就装,”李木匠说,“已经让铁匠坊打好了,都是带倒刺的,能嵌进木头里,更结实。”
最后来到主街,王二柱正带着人检查排水沟。“沟深一尺,宽一尺五,水能顺利流出去。”他用树枝在沟里划了划,“碎石垫层也碾平了,就等下一步铺石板。”
巡查完一圈,天宇站在城中心的老槐树下,望着初具雏形的城墙、立起的城门框架和正在修建的街道,突然觉得这座城已经有了呼吸。夯土的闷响是它的心跳,木材的清香是它的气息,碎石的棱角是它的筋骨。
“明天,”天宇对身边的人说,“城墙继续夯,城门装铁箍,街道铺完碎石就开始挖排水沟的连接渠,让水直接通到护城河。”
夜色渐浓,工地上的火把渐渐熄灭,只留下几处岗哨的灯火。城墙的影子在月光下拉得很长,像一条正在成长的巨龙;城门的木框架沉默矗立,仿佛在积蓄力量;街道上的碎石反射着月光,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华夏城的骨架,正在这些一夯一土、一木一石、一砖一瓦中,慢慢变得清晰、坚实。那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夯土的密度、木梁的榫卯、碎石的铺设,都藏着建城者的匠心,藏着一座城能屹立百年的秘密。
明天的太阳升起时,这里又将响起夯土的号子、刨木的声响、推车的轱辘声。华夏城的故事,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忙碌中,缓缓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