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梁要对准基槽的中轴线,误差不能超过半寸。”李木匠用墨线在木梁上弹出直线,“你看这榫头,得严丝合缝,敲进去时要听到‘咔嚓’一声,那才叫到位。”他拿起一个木楔,对准榫眼敲下去,木楔与木梁完美咬合,没有一丝缝隙。
徒弟们各司其职:一个用刨子把木梁打磨光滑,去除毛刺;一个在梁上钻孔,准备安装铁箍;还有一个拿着水平仪,确保木梁不歪不斜。李木匠则在框架上标注尺寸,哪里要装门板,哪里要留观察口,哪里要安门轴,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门轴得用最好的硬木,”李木匠抚摸着一根黑沉沉的木料,“是从老松树根上取的,密度比水还大,耐磨,几十年都坏不了。”他让徒弟把门轴嵌进门框,转动时发出“吱呀”的轻响,顺滑得很。
傍晚时,城门的木框架已经立了起来,像个高大的巨人,守护着城池的入口。李木匠让人给木梁刷上桐油,防止虫蛀和受潮。桐油刷过的木梁泛着暗红色的光,透着一股踏实的质感。“等城墙垒到一丈高,就可以装门板了。”李木匠看着自己的作品,眼里满是欣慰,“这门,得让它百年不倒。”
三、路网开建:十字贯通连四方
就在城墙和城门紧锣密鼓推进时,城内的主干道工程也破土动工了。按照“十字贯通”的规划,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主街将在城中心交汇,像两条大动脉,连接起四个城门和五大功能区。
负责路网的王二柱带着人,正在清理主街的场地。他们用锄头铲除杂草,用铁锹填平洼地,遇到石头就撬起来搬到路边,很快就清理出一条笔直的通道。“这条街宽两丈五,”王二柱拉着测绳,在地上画出边界,“两边要留出三尺宽的排水沟,下雨时水能顺着沟流进护城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个队员推着石碾子,在清理好的路面上来回碾压。石碾子咕噜噜转动,把松软的土地压得结实。“先压三遍,把土压实了,再铺碎石垫层。”王二柱指挥着,“碎石要筛过,大的铺底层,小的铺上层,这样才不容易塌陷。”
碎石是从采石场运来的边角料,虽然不能用来垒城墙,铺路面却正好。队员们用筐把碎石抬到路上,均匀铺开,再用石碾子碾一遍,碎石嵌进泥土里,路面顿时变得平整坚硬。一个队员试着在上面跑了几步,脚下稳稳当当,不像之前那样陷进泥里。
“东边这段铺得差不多了,”王二柱擦了擦汗,指着远处,“明天开始铺西边,争取三天内把十字街的碎石垫层都铺好。等城墙垒到一定高度,再在上面铺石板,那时候才算真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