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体系脱节,联动机制待建立

晨曦穿透薄雾,将议会厅的梁柱染成淡金色,却驱不散厅内凝滞的空气。天宇坐在主位,指尖轻叩桌面,目光扫过对面三位神色各异的负责人——工坊总管铁山、学堂山长周老先生、民生协调官林嫂,最终落在案上那叠厚厚的投诉信上。

“先看看这个。”天宇将信推出去,“昨天收到的,百姓说工坊赶制军需时,把铁锅的生产配额全占了,家里的破锅等了半个月还没换新;学堂的孩子们课本不够用,申请增印的文书递到议会时,工坊的纸浆已经优先供给了箭羽包装;更离谱的是,林嫂报上来的民生用布缺口,到现在还卡在各部门的审批流程里。”

铁山黝黑的脸庞涨得通红,粗声辩解:“军需订单催得紧,上面标了‘加急’,我寻思着先紧着防务来……”

“可百姓不能捧着破锅做饭!”林嫂打断他,手里的账本拍得啪啪响,“城西张屠户家的铁锅裂了缝,炖肉时漏得满地都是;城北的纺织坊明明有余料,却因为没收到调令,眼睁睁看着布料堆成山,百姓却在抢粗麻布。这不是加急不加急的事,是咱们各管一段,压根没通气!”

周老先生捋着胡须叹气:“学堂的事更离谱。上个月就报了课本短缺,工坊说要等纸浆,纸浆坊说要等木材配额,木材坊又说议会没批采伐令。等周转下来,孩子们都快把旧课本翻烂了,新课本才印出来,这学习进度怎么赶?”他抖了抖手里的破课本,纸页边缘卷成了波浪,“更别说那些从学堂毕业的孩子,明明学了算术记账,却因为工坊不认学堂的结业凭证,还得重新考一次,这不是折腾人吗?”

天宇指尖在案上敲出规律的节奏,等三人的争执声渐歇,才开口:“铁山觉得军需重要,林嫂盯着民生不放,周老先生护着孩子们的学业,你们都没错。错的是‘各管一段’——议会的决策到工坊要绕三道手,学堂的需求到议会要等五天审批,工坊的产能信息,民生口压根摸不着边。”

他起身走到墙边的舆图前,用朱砂笔在“议会”“工坊”“学堂”三个点之间画了三道虚线:“就像这三条线,看着连着,其实断着。昨天暴雨冲垮了东边的桥,学堂要送学子赶考,急着要木板修桥;工坊有现成的木料,却在等议会的‘民生用途’批文;议会这边还在核对库存,等反应过来,赶考的日子都过了。”

铁山闷头抽烟袋,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工坊的流水线是死的,换产线得提前三天报备,要是天天改来改去,效率低不说,工匠们也得疯。”

“可学子误了考期,损失的是将来的人才。”周老先生反驳,“难道要让孩子们困在这方寸之地?”

林嫂叹了口气:“其实上周就有百姓说桥体松动,我报上去了,却不知道该递给工坊还是议会,最后抄了两份,结果两边都以为对方会处理……”

天宇突然发问:“如果桥塌时,学堂能直接联系工坊调木料,工坊能先调货再补手续,议会只需要事后核查,会不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