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百姓的日子也不能不管!”负责民生的周老先生气得胡子发抖,手里的拐杖把地面戳得咚咚响,“刚才有人来报,市集上已经快见不到农具了,再这么下去,春耕都要耽误!到时候军需再足,没了粮食,全城人喝西北风?”
“工匠的情绪也得安抚,”陈默皱着眉补充,“我刚去铁器坊看过,有个老铁匠连续熬了两个通宵,打坏了五把刀,手抖得连锤都握不住了。管事还骂他‘偷懒’,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他翻开记账本,“按规矩,加班工钱该是平时的两倍,可这半个月只发了一倍,还拖着没给,换谁不气?”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卫兵慌张地闯进来:“大人!不好了!市集的百姓往工坊去了,说是要找管事讨说法,跟守工坊的兵丁吵起来了!”
天宇猛地站起来,抓起墙上的佩剑:“走!去看看!”
赶到工坊区时,场面已经有些失控。百姓们举着破农具围在门口,与持矛的卫兵对峙,人群最前面的汉子正是早上在铁器摊闹事的人,他把断了的锄头往地上一摔:“让管事出来!为啥军需就高人一等?咱种地的就该饿死?”
“别冲动!”天宇拨开人群,站到中间,“大家的难处我知道,今天就给你们一个说法!”他转向身后的工坊总管,“现在立刻盘点库存,能用来做农具、锅碗的材料,先分三成出来,优先供应市集!”
总管脸露难色:“可是……军需那边催得紧……”
“没什么可是!”天宇的声音斩钉截铁,“守城是为了护着百姓,要是百姓没了活路,守城还有啥意义?告诉军需官,我亲自去解释,原料必须分!”
人群里安静了些,天宇又看向旁边的工匠们——他们站在屋檐下,眼里满是疲惫,领头的老铁匠握着开裂的手掌,指节泛白。“工匠兄弟们,”天宇放缓了语气,“加班的工钱,今晚就按两倍发放,拖了的三天内补上。从今天起,实行‘轮班制’,每人每天最多干六个时辰,谁也不能例外!”
老铁匠抬头看他,声音沙哑:“那……军需的活咋办?”
“我跟你们一起干。”天宇解下佩剑递给卫兵,“从今天起,议会的人轮流去工坊帮忙,能多做一件是一件。但有一条,民生的活不能停,你们的身子也不能垮——这城,是大家一起守的,日子,也得大家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