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时我们也是这样,在图书馆的角落,为了一个课题项目激烈讨论,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充满憧憬。只是那时,我们的未来蓝图里,只有风花雪月的浪漫。而此刻,我们规划的蓝图,厚重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它承载着我们对过往的和解,对当下的珍惜,以及对更多陌生人的命运可能产生积极影响的期待。
岁月在我们身上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他不再是那个只有一腔孤勇的少年,我也不再是那个只有天真理想的女孩。我们都曾被现实狠狠挫伤,却又挣扎着从废墟里爬起。
但奇妙的是,当我们携手回望那片废墟时,想的不是遗忘或逃离,而是如何在那之上,为别人搭建一个更能遮风挡雨的屋檐。
这份历经沧桑后的沉稳与力量,是年轻的我们无法想象的。
“基金会叫什么名字?”讨论暂告一段落时,陆砚深忽然问。
我愣了一下。我们讨论了那么多细节,却还没定下最根本的名字。
我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又回头看看他。一个名字悄然浮上心头。
“叫‘熹微’,怎么样?”我轻声说,“晨光曰熹,光线微弱曰微。就像黎明时最初的那一缕光,也许很微弱,但代表着希望和开始。”
我希望这个基金会,能像一缕熹微的晨光,照亮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的前路。
陆砚深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熹微……”他低声重复了一遍,然后看向我,眼神深邃,里面有什么情绪在缓缓流动,“很好。”
只是一个简单的认可,我却仿佛听到了千言万语。
我们的未来,就这样,在与个人情爱无关、却又因这份爱而孕育出的更大愿景里,悄然展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