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着手改制

‘折色’甚至连废纸都不给了,直接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意思就是薪俸得打个折扣。

官员们薪俸被打折了,自然会想办法从百姓身上找补,现成的做账科目都能熟练运用。

最后,硝户成了最终被剥削的那批人,活不下去就只能逃籍,做流民都要强过做硝户。

崇祯声音低沉,询问程国祥道:“程爱卿,若是朕想修改《大明会典》,该如何做?”

这事由不得崇祯不谨慎,修改势必会动许多人的饭碗,搞不好会有人提前引狼入室。

此条一旦修改,必会断了很多人贪污的由头,本来取消三饷、火耗归公。

就已经让相当多的官员,对崇祯表示出了不满,虽然明面上不敢对抗。

但他们工作就消极应付,没事就找朝廷要银子,程国祥为此头发都全白了。

对于修改《大明会典》,程国祥也不敢多说,正所谓多说多错不如不说。

但是程国祥也想到个办法,躬身道:“陛下,不如在《大明律》里加一条。”

“凡薪俸者,不再使用折色法,全部用实银发放。陛下,这条您以为如何?”

程国祥的提议绕开了《大明会典》,祖宗之法不可变这条,如今的崇祯实在难以忍受!

他不想加《大明律》,就想改掉《大明会典》,不然的话地方官,会选择性用祖制。

来对抗新法的落地实施,到时候又成了一纸空文,所以必须要改《大明会典》。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大明根深蒂固的‘顽疾’,其阻力可能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跳出来反对的,必定是各部大臣,谁让他们毕生所学,都是出自阉割版儒学。

更有甚者,可能会有藩王跳出来,将自己从龙椅上掀下来,毕竟这是老朱家传统。

想要彻底改制,就得先解决宗藩,崇祯对程国祥道:“程爱卿,稍后你回文渊阁后。”

“通知礼部,明年万寿圣节,各地宗藩都要进京贺寿,任何人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