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海氏语气依旧平和,听不出喜怒,“周妈妈管着要紧差事,这每日市价乃是根本,竟不知晓么?还是说,府中采买,向来不需看市价,只需按着旧例行事?”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无形的压力。
周瑞家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噗通一声跪下:“二奶奶恕罪!是老奴疏忽!老奴这就去打听!这就去!”她再不敢抬头,慌慌张张地退了出去。
华兰看着周瑞家的狼狈背影,又看向海氏。海氏已拿起另一本账册,神色如常,仿佛刚才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份举重若轻、不怒自威的气度,让华兰彻底放下心来。
“弟妹持家,我算是能安心交托了。”华兰由衷道。
海氏微微一笑:“大姐姐谬赞。府中诸事繁杂,还需大姐姐时常指点。我们姐妹齐心,方能替祖母和父亲分忧。”
夕阳西下,海氏才带着几卷账册回到松涛苑。长柏依旧在书房看书,见她回来,放下书卷:“可还顺利?”
“尚好。大姐姐交接清晰,府中规矩也分明。”海氏放下账册,走到窗边的小几旁,那里放着几个樟木箱子,是她昨日带来的陪嫁书籍。她打开其中一个,取出一卷书,递给长柏,“夫君昨日提及想寻《盐铁论》的旧注,妾身记得陪嫁中有一册前朝大儒的批注本,夫君看看可合用?”
长柏接过,翻开一看,果然是难得的善本,眉宇间流露出真切的欣喜:“夫人有心了。此本批注精要,极好。”
明兰恰好奉老太太之命,送几样新得的点心过来。进门便见兄嫂二人站在书箱旁,长柏手中拿着书,素来沉静的脸上带着少见的悦色,海氏则在一旁,唇角含笑,目光温煦地看着他。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
“兄长,嫂嫂。”明兰笑着行礼,将食盒奉上,“祖母得了些新巧点心,让我送来给兄嫂尝尝。”
海氏接过食盒,拉着明兰的手在窗边坐下:“有劳六妹妹跑一趟。来得正好,我正想寻你。”她指着书箱,“昨日带来的书里,有几本前朝闺秀的诗集和随笔札记,文辞清丽,见解也别致。我想着妹妹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