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赶紧掏出手机给工厂发消息,指尖飞得飞快:“放心!我现在就说!让他们加个急,下周准能发货!”
他又想起什么,抬头补充:“对了,工厂问桐油要不要一起采购,我跟王大爷的油坊订了两百斤,到时候一起送过去。”
李工拿起桌上的竹笋,笑着往厨房走:“俺去煮竹笋腊肉,中午咱们边吃边聊咋教村民缝布袋——俺老伴说,缝布袋不难,就跟缝粮袋一样,针脚密点就行。”
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进来,落在草图本上。小陈整理着国外网友的邮件,秦翡继续画着冰袋固定带——每个人都忙着,却朝着同一个方向:让干渴的土地早点喝上水。
实验室的门“吱呀”一声推开,冷风裹着晨露飘进来。小陈抱着个牛皮纸文件夹快步走到桌前,文件夹边角被攥得发皱,还沾了点泥点。
“早上骑车路过田埂蹭的。”他先掏纸巾擦手,再从文件夹里抽出几张泛黄的便签纸。
“秦翡,你看这张。”他指着最上面的便签。
“‘mercial value(商业价值)’我标了拼音,还画了小钱袋,写着‘就是问能赚多少钱,咱不管,重点让玉米喝上水’。”
“还有这个‘exclusive license(独家授权)’,我画了个锁着的抽屉,跟赵宇去年藏净水器图纸那抽屉一样。”
他顿了顿,补充:“你记不记得?当时王爷爷借图纸,他要两百块,王爷爷攒半个月退休金才凑一百八,最后还是你重新画了一份。”
秦翡伸手翻了两页采访提纲,刚看到“技术原理的商业转化路径”,眉头就拧成疙瘩,像看到缠在一起的电线。
她把提纲推到一边,手指捏着眉心,声音很轻:“这些字的‘味道’太杂了,像把酱油、糖、醋、盐倒在一个没洗的调料碗里,黏糊糊的,尝不出清味。”
“他们的话也一样,像邻居家收音机没调好台,一会儿响得扎耳朵,一会儿轻得听不清,全是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