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幼儿园金融课:用积木原理重构资本大厦

曼谷的湿热仿佛还黏在皮肤上,但金橡树总部第17层办公室熟悉的混合气味——焦糊电子元件、陈茶、若有若无的坏账味儿——立刻将陆川团队拉回了现实。短暂的“出差”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但体内系统临时存储区里那段加密信息流和破碎代码,以及身后可能存在的“尾巴”,都提醒着他们,真实的博弈才刚刚进入更危险的阶段。

果然,人还没坐稳,莎拉就紧张地汇报:“老大,你们刚落地,清算部的‘问候’就来了。这次不是合规审查,是‘系统适应性再评估’,要求我们提交一份关于‘混沌观测站’如何与集团核心业务实现‘战略性协同’的可行性报告。限期24小时。”她顿了顿,补充道,“薇薇安亲自签发的指令,措辞……相当冰冷。”

“战略性协同?”伯纳德啐了一口,“那娘们儿就是想找茬!我们跟她协同什么?教她的AI跳社会摇吗?”

∫符号的光轨烦躁地扭动,显示出对“协同”这个词的本能排斥。老壶的壶盖也轻轻磕碰,表示时间紧迫。

陆川却看着那份正式通知,脸上慢慢浮现出一种奇怪的笑容,像是看到了一个极其有趣的悖论。“协同?好啊!她要协同,我们就给她协同到极致。”他目光扫过办公室的狼藉,最终落在角落里那堆从曼谷带回来的、包括那个旧罗盘在内的“破烂”上。“不过,我们的‘协同’方式,得用她能‘理解’的语言。”

他所谓的“能理解的语言”,绝非薇薇安期待的那种充满专业术语、数据模型的战略规划。相反,他决定采用一种降维打击式的沟通策略——用幼儿园级别的逻辑和道具,去解构和“协同”金橡树庞大的金融帝国。

“我们来给薇薇安,以及她背后的‘系统’,上一堂幼儿园金融启蒙课。”陆川宣布,眼神亮得吓人。

计划立刻启动。团队高效运转起来,这次的目标是制作一份史上最“幼稚”也最“深刻”的可行性报告。

第一步,确立“核心教具”。 陆川让莎拉去最近的玩具店,采购了大量彩色积木、橡皮泥、蜡笔、雪花片、还有一个巨大的白板和一盒磁力字母数字。办公室瞬间变成了幼儿园活动室。

第二步,定义“协同原理”。 陆川口述,莎拉记录,∫符号辅助生成配图(用蜡笔风格),内容如下:

· 论点一:金融的本质是堆积木。 金橡树的复杂金融衍生品,被简化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积木块(次级贷是摇摇欲坠的红色细长积木,CDO是用橡皮筋勉强捆在一起的一堆积木)。“战略性协同”就是教金橡树如何用我们“混沌观测站”提供的“胶水”(负能量稳定算法,实则∫符号的社会摇)和“防撞角”(时间茶缓冲机制),让这堆积木搭得更高更稳(实则更容易被定向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