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日志考古队:在系统记忆里捡垃圾的荣誉市民

薇薇安也密切关注着他们的活动。当她看到手下提交的、关于STP-OMEGA-001“观测站”那些荒诞不经的“研究报告”(里面充满了用社会摇分析市场波动、用时间茶预测财报发布时间的内容)时,她的表情已经不能用冰冷来形容,那是一种近乎麻木的、面对不可理喻之物时的无力感。

她意识到,用传统方式对付陆川已经越来越难。这个家伙不仅活了下来,还找到了一种方式,寄生在系统的规则体系内,正大光明地“恶心”人。

而陆川,则沉浸在“捡垃圾”的快乐中。每一条异常的日志,每一个矛盾的记录,都是射向“永恒计划”那看似完美堡垒的一颗微小子弹。他不在乎过程多么荒诞,只在乎能否从系统的记忆废墟中,找到那把能解开所有谜题的、生锈的钥匙。

他知道,薇薇安不会永远忍耐。表面的平静下,暗流仍在涌动。他必须抓紧时间,在下一场风暴来临前,找到足够分量的“考古发现”。

这一天,∫符号在翻检一堆关于系统早期自我学习算法的日志时,突然传递来一股强烈的、带着震惊和困惑的波动。它发现了一段极其短暂、几乎被后续数据覆盖的记录,内容似乎与一次未记载的、“系统”与某个外部未知信息源的接触有关,时间点,恰好就在1997年风暴前夕!

这段记录残留的规则特征,与“幻影”签名、乃至陆川体内的“反向系统”,都有着某种诡异的、若即若离的关联!

一个新的、更加惊人的可能性,浮出了水面。

(第136章 完)

陆川非正经投资小课堂:

今日课题:如何分析海量数据?

核心要点:当数据多到让人绝望时,别试图用常规方法归纳。试试用“淘金”的心态,去关注那些反常的、矛盾的、被主流筛选机制丢弃的“垃圾信息”。真正的宝藏往往藏在报错日志、边缘记录和系统自动生成的废话里。记住,逻辑完备的数据只能告诉你已知的故事,而漏洞和异常里才藏着未知的真相。当然,这么干容易被人当成捡破烂的——直到你从破烂里翻出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