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巫后

十五轮回周 灵异大猫 5500 字 2个月前

那么这些小玩意应该叫什么呢?嗯...疾病。造化会带来疾病,但所有的疾病都是可以治的,因先民在不甘心,那也是情愿的,治治旧病复发,因从来没有治好过,而溯源便是治愈这样疾病的。

于我等而言,新生对于我等有何意义?无意。若不能依旧如初,不在新生,即我等所思。可不在新生仅限于我等,一如先民,那会有新生吗?会有的。那一个个小小的心思又没有死绝不是,所以呀,新生是会有的。

新生和旧日关系是有,但大吗?不大。新生就像是顺其自然的一种演变。

不过要是没有依旧如初这回事,那自然也么有顺气自然这回事,那新生可能是一种寄托,嗯...寄托。

如依旧如初不太可能,但新生却是希望,当希望实现了,谁完成了这自古而来的溯愿,那...嘻嘻。

在很久很久之前,曾有先民还命于天,这是很稀松平常的,当无可能,却有希望,而这份希望实现的,这份恩情的价值是一生的性命。

牺牲造化,挽回依在。

这是解决疾病的方式,但怎么溯源...咳咳...问号。

简单推测一下,那样的溯源,一如造物的创世。

造物创生,一个个生灵,脑子里面在想什么?未知。那创造的一个个生命可以是原来的,这就像是一个个生命犹如载体,给那些远古的生灵入住。

这叫什么?宿主。

新生本是新,但却是为寄生之主准备,故而宿主,但新生就不存在了吗?存在。当宿主消亡,新生在降。

等同于一个造物主创造了一具载体,这具载体本来是崭新的生命,但因有旧,所以新生命的降生会靠后,如寄生在这个载体内的生命挂掉了,这个原本的新生命才会萌生。

又或许说,这个宿主把自己体内原本的新生命给蕴育出来了,这样也可以。

子嗣从何未来?是吧。

因先而有后,因同体而分。

子嗣往往的父母很亲密原因之一,因为父母的躯体在遥远之前是子嗣的原本的身体,血脉纠缠,怎么可能不亲密。

蕴育是可以分离,但终归是存在偏心的。

占据了子嗣的身体,蕴育分离,自然对子嗣存在着偏心的症状,当这样的症状越加严重,依旧如初的先民则会遗忘曾经。

先民依旧,是它也不是它,它忘了自己。

比如说占据子嗣身体了父母,忘却了自己曾经的一切,之所以仍旧是它们,是因为这些记忆仍在。

它们是新生,但又不完全是。

遗忘了需要找回,而怎样找回自己前生的记忆...轮回。

蕴育分离有好的地方,但坏的地方也有,有失公允,当久了,长辈这回事也就么有了。

这是依旧如初,但这一身不是原初,只是如初。

封印是一种解决方式,但比较复杂,最为简单的还是灭祖,简单暴力,虽说这比较简单,但一位巫后真的会任由毁灭吗?

这个...不一定。

在和蔼,在慈祥,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也会趋于本能。

如众生伐巫,死伤惨重,可巫后灭生,亦非己所愿,这就像是巫后明明是行为上灭生了,但却非自己所愿意的,而是趋于本能的求生,不想死。

伐巫,非生所愿。

灭生,非巫所想。

双方都是自我冲突的,明明不愿更不想,但双方偏偏都在这样做,这是不由自主。

当不由自主时,自是听天由命。

额额额...么有小天天。

这是魔道的行为。

所思所想皆为否定,但行为上则是绝对正确,巫后趋于本能的求生是正确的,众生伐巫除恶务尽也是正确的。

错误的观念,正确的行为,魔道行径,不由自主,听天由命,一切交由魔。

小主,

就算世无魔,那也是心魔立生。

这场争端的输赢并不重要,就算灭世了,那也是如黄粱一梦,如世本应不存,灭世理所应当,灭了合理了,自然可以存在了。

事实既定,灭过了,合理了,巫后依旧是巫后,众生依旧是众生,只不过多了一份记忆,灭世的记忆,同归于尽的记忆,它是真,也是虚,亦是幻。

如梦似幻,视为觉。

心觉。

不过心觉未醒罢了,因为呀,魔魔睡了。

若无魔,心觉生智。

若有魔,心魔沉眠。

有魔的话,有些事往往很简单,不由自主,入魔便好,一切交由魔,由魔主沉浮,但事实往往却是拒绝。

虽说是魔主沉浮,但生灵自主,当思与行是矛盾的,往往会对身体做出克制,认为思想是正确的,而不让身体做出错误的行为,这是对于魔的一种克制,魔魔在牛哔,一个个的都在克制,那也一点办法没有。

额...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比如魔消。

魔是很强的,比如说可以强到强行接管身躯,但代价也很严重,比如魔消。

世界本来是有魔的,当魔消了,世界么有魔头了,要是一个世界没有了魔头了,冲动则是一种错误。

能忍一时,可以忍一生吗?就算三思而后行,可行可不一定是对的,那时是行将就错的迷茫。

魔在,一时错,往后是正,释怀。

魔消,一时错,往后未知,迷茫。

若在迷茫时,来上那么一个否定,则是悔过,但悔之晚矣,自此不由自主,迷失,这就像是一个听话的傀儡,随波逐流。

要是魔在,虽说一时错,可往后是正的,比如一时酿成大错,但在往后这件事功在千秋,那之后谁要是在犯下大错是不是也会得到原谅?就算是当下不会,但也会延后,事非功过自在秋后。

要是魔魔一直在,就算谁犯下了大错,但总有谁会理解的,当谁都理解这一时冲动,魔魔本身则会后悔。

当魔魔作出了令自己后悔的行为。

晚吗?不晚。魔消不晚,从未作过。

有些消是消亡,但有些消只是沉眠,魔是很变态的,因它们能悔棋,它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对的,因都认同不是?都理解不是?所以只有它们自己觉的不对,才会悔棋走另一步。

魔魔奇异的观念。

这一步所有人都认为是错的,那么它肯定是对的,就走这一步没错。

当这一步所有人都认为是对的,魔魔反而觉的不太对了,走走另一步,因魔行步步错,所以才视为绝对。

有个玩意叫心智。

当魔走出了全对的一步,它们会悔棋,若魔悔则心智开,因这一步全对,故走错一步,这一步错,但前一步是全对,故而知错。

因全对而知错,这是心智。

知错是一回事,但有些时候知错犯错则是另一回事,最为简单的入魔则是知错犯错。

知错了,代表认错,犯错是很离经叛道的,因这样的犯错,是在对全盘进行否定,全盘真的一无是处吗?不是。

所以有些时候犯错,是为了生魔,魔魔不见了,去哪了?犯错生魔。

这就像是常常和心魔聊聊天,有一天心魔不见了,去哪了,不知道,为了让心魔复苏,故意的犯错,明知故犯,但不是所有人都会明知故犯。

因为心魔可以做出具体的行为,心思在好用,但行为上是错误的,心魔则会接管身躯,和心魔掰扯事非,人家心情好才会和你多聊几句。

心思可以忍,但心魔可不会忍。

当魔主沉浮,掌身的是魔,掌生的是己,当魔不如己愿,己能容魔吗?而很多时候,魔消源于自灭。

魔可以掌身,但只是可以,从具体上来讲,魔不是身主,每一次掌身对于魔而言是消耗,这意味着死!消耗也就罢了,但要是在加上自身的排斥则是灭。

魔掌身,于魔而言本身就是死路一条,若生不愿,心魔迟早死干净。

比如心魔作为的行为,本体认同吗?不认同。那么心魔会死。但理解吗?理解。则心魔可以复苏,尚存生机。

不认同,不理解,肯定就是排斥了,故心魔寂灭,心魔完蛋了,还有心魔这回事吗?没有了。自此心魔不生,魔魔不见了。

要是魔魔不见了,明知故犯则是成为类似于心魔的东东,不过就算谁成为了心魔,真的有谁知道什么才是魔吗?当入魔成了一条死路,作则是死,那么作不作?掌身将死,要作吗?

要是不作,又在等什么?

嗯...等一个良机,比如说类似于巫后的良机,等一个不由自主时,魔主沉浮,脱胎换骨。

曾有一婴,名为魔婴,自脱胎换骨而来,很小不大因殇是孽,而魔非婴故为妖,它是妖魔亦为妖孽,因属于降生,因入魔是一条死路,在死中求活是降生。

另一种则是诞生。

在有魔的情况下掌生缘灭。

比如巫后的争端,一个个不由自主,自然由魔魔来掌生缘灭,结尾如黄粱一梦,但终究有些记忆不是?而这些记忆便可以是蕴育新生命的根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魔而觉,因生而醒,以回忆为胎盘,进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