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土炮生产线“逆袭”记:铁疙瘩的顽强传奇

老周听了,也很高兴:“赵总,您可真是雷厉风行啊!有了高校的技术支持和资金,咱这研发就更有底气了。等学生们来了,咱可得好好安排安排,让他们尽快熟悉咱厂的情况。”

又过了几天,高校的学生们来到了厂里。老周亲自带着他们参观生产线,给他们讲解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原理。

一个戴着眼镜的学生好奇地问:“周师傅,我看这条生产线好多地方都是用角钢和废铁改造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周笑着解释道:“小伙子,当时进口高速贴片头断了供应,新生产线面临瘫痪,没办法,只能用这些角钢和废铁把报废的旧贴片头嫁接到新设备上。没想到,还真就把这生产线给救活了。这也说明啊,东西不在新旧贵贱,只要能用,能解决问题,那就是好东西。”

另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接着问:“周师傅,那我们这次参与研发,主要是负责哪方面的工作呢?”

老周看了看她,说道:“你们刚来,先跟着厂里的老师傅们学习学习实际操作,熟悉熟悉设备。等你们上手了,再根据你们的专业特长,分配具体的研发任务。这次咱们的目标是研发出一款性能更好的贴片头,你们有信心吗?”

学生们齐声回答:“有信心!”

老周满意地点点头:“好,有信心就好。研发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大家不怕吃苦,肯钻研,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接下来的日子里,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老周带着大刘和几个老师傅,与高校的学生们一起,全身心投入到贴片头的研发中。

一天,大刘拿着一份设计图纸,皱着眉头对老周说:“周师傅,您看这个设计方案,我觉得在精度控制上可能还有点问题。按照这个方案做出来的贴片头,在贴装微小元件的时候,误差可能会比较大。”

老周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说道:“大刘,你说得没错。这个地方的传动结构设计得不够合理,导致力的传递不够精准。咱们得重新调整一下。”

这时,那个戴眼镜的学生走过来说:“周师傅,我在学校学过一种新型的传动材料,这种材料的刚性和韧性都很好,如果用在贴片头的传动结构上,说不定能提高精度。”

老周眼睛一亮:“哦?真有这种材料?你详细说说。”

学生把这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优势详细地介绍了一遍,老周听完,沉思片刻,说道:“嗯,听起来确实不错。不过,这种材料的成本怎么样?咱们得考虑成本问题,不能光追求性能,不考虑实际生产。”

学生挠挠头:“周师傅,这种材料目前市场价格确实有点高,但是如果咱们能和材料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说不定能拿到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

老周点点头:“行,你这想法值得一试。你回头联系一下材料供应商,问问具体的合作事宜。咱们争取既能提高贴片头的性能,又能控制好成本。”

又过了一段时间,研发遇到了瓶颈。无论大家怎么调整设计方案,贴片头的稳定性总是达不到预期。

赵丽来到车间,看着大家疲惫又沮丧的样子,鼓励道:“大家别灰心!研发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遇到困难很正常,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周师傅,您觉得问题出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