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粮食区,这就是老百姓的区了。为了吸引人进来投资建立商行,从事粮食贸易。所以渔卫阳决定,把从其他地方买来的粮食率先放到贸易区里售卖。其价格为其他国家的相对价,也就是说这个价格,在其他国家都能买到。只是在德鲁比是买不到的。首先就是运输。自古以来,百里不贩薪,千里不贩粮。就是这个道理。而渔卫阳这里,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图乃研制的储物袋,一个人就要顶百辆马车的运输量,不要说钱,光是这一百匹马要吃多少?一百个马夫,他们又要吃多少?而且还走不快。去一百人,就相当于去了一万驾马车的运输量,而且还可以骑着马去,来回这一奔驰,又不知要节约多少时间?更不知要节约多少差旅费?
所以渔卫阳就敢将粮食的价定在这个区间。在别人看来,这实在是亏本的买卖。但是对渔卫阳来说,实在是有利可图。
在粮食区中,还设了数个杂货的销售点。满仓提炼的盐、糖和各种香精调料,都在这里出售。
最初,刚开张的时候,这里可是门可罗雀。但是自从第一个人来买了粮食后,第二天,这里就是到这里来采买最多的地方。当然,最初来的都是德鲁比内各个邦的人。德鲁比是一个严重缺粮的国家。每一个邦,甚至每一个势力,都希望能够储备大量的粮食。所以真的到这里来的人是最多的。
当粮食有了突破后,其他各区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尤其是丹药,一个寻常的时间,一天的销售,就创造了一个亿的奇迹。
这个正好就是渔卫阳最初制定的战略,由粮食带动内需。现在这个内需也正处于觉醒之时。
渔卫阳现在跟他们谈的德伯尔、绵森比林和拉切尔想要跟渔卫阳谈一个批量进口丹药和兵器的特惠价。
“三位,我是用我们卧龙邦最热忱的态度,真诚的邀请你们来我们卧龙邦设立可以参与交易的商行。你们是知道的,但凡有利可图的商机,一般是没有人愿意让出来的。但是我们是可以让出我们最理想,最富有商机的地段。当然,你们也可以自己选择,这在我这里是没有问题的,主要取决于你们自己。”渔卫阳侃侃而谈。
“渔总代办,就如你自己说的,咱们在商言商,商人是可以拿出最美味的食物来供大家品尝。也可以拿出最华丽的布料,来为大家定制衣服。甚至连女人也可以拿出来,让大家分享。可是绝没有那个商人能够拿出真正的商机出来,让大家分享。”说话的是随拉切尔礼部侍郎过来的商行大老板弗南瓦多。
小主,
弗南瓦多的话立即引起众人的共鸣。
“是啊,刚才渔卫阳总代办说,那是最好的商机,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你们德鲁比放着如此好的商机,你们自己不做,却要让我们?”说话的是德伯尔的东圣宗的大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