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关于“课题研究”和“可能更久分离”的话题,像一片淡淡的云翳,偶尔会飘过一家人的心头,但都被刻意地、默契地驱散了。剩下的时光,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
陆云瑶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孩子们的陪伴中。她不再仅仅满足于生活上的照料和知识上的灌输,更注重与孩子们心灵的沟通。她发现,仅仅一个学期不见,予安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常常会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而予乐的情感则更加细腻敏感,对妈妈的依恋也更深。
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鼓励予安自己决定每天穿什么衣服(在有限的选择内),自己整理小书包;引导予乐尝试自己梳头(虽然结果往往令人忍俊不禁),自己安排画画和看书的时间。她不再事无巨细地包办,而是退后一步,扮演一个引导者和欣赏者的角色。
顾辰翊将妻子的变化看在眼里,心中明了。他不动声色地配合着,将更多与孩子独处的时间让给陆云瑶,自己则默默承担起更多的家务和外联。他依旧沉稳少言,但眼神中多了几分深沉的思索。
他开始更仔细地阅读陆云瑶带回来的那些书籍和资料,甚至尝试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图表和公式。他明白,要与妻子并肩前行,自己也不能停下脚步。
二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天气难得晴好。陆云瑶提议全家一起去县城逛逛,顺便给孩子们买些开春的衣物,也为自己返校做些准备。这个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
一家四口坐着吉普车进了城。县城比营区热闹许多,虽然物质依旧不算丰富,但街上行人脸上都带着年节后的松弛和对新一年的期盼。
予安像只出笼的小鸟,对什么都好奇,看到卖糖人的要凑过去,看到新华书店的橱窗也要趴着看半天。予乐则紧紧牵着妈妈的手,大眼睛怯生生又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相对繁华的世界。
陆云瑶给予安买了一顶崭新的军帽(仿制的),乐得予安当场戴上,走路都挺起了小胸脯。给予乐买了一条粉红色的纱巾和一双带搭襻的黑皮鞋,予乐小脸兴奋得通红,试穿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顾辰翊看着妻子儿女高兴的样子,坚毅的嘴角也始终带着一抹柔和的笑意。
在书店,陆云瑶停留了很久。她不仅给孩子们挑选了新的连环画和识字卡片,也为自己买了几本专业相关的书籍。结账时,顾辰翊抢先付了钱,语气平淡却不容拒绝:“算我支持你搞研究。”
陆云瑶抬头看他,眼眶微微发热,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回家的路上,孩子们因为疲惫都在后座睡着了。陆云瑶和顾辰翊坐在前排,车窗开着一条缝,早春略带寒意的风吹进来,带着泥土苏醒的气息。
“这次回去,”陆云瑶望着窗外飞逝的田野,轻声开口,“可能真的会忙起来。信……也许不能像以前那么频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