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府,韬略阁。
往日沉静肃穆的书房,此刻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神色严峻的面庞。萧远山端坐主位,玄色常服下的身躯依旧挺直如松,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霾。萧绝站在他身侧,甲胄未卸,身上还带着淡淡的血腥气,眼神锐利如鹰。凌烬、萧煜、玄微真人、墨渊皆在座,甚至连伤势未愈的影奴也隐在角落的阴影里。
桌上摊开着最新收到的几份紧急军情和密报,每一份都触目惊心。
“皇宫方向,骚乱已持续一个时辰。御林军与一伙身份不明的黑衣死士在太和殿前激战,死伤惨重。太子与三皇子各自调集府兵,于宫门外对峙,箭在弦上!”萧绝的声音低沉而急促。
“京畿大营异动,副将陈昂为三皇子心腹,擅自调动左翼兵马,向帝都方向移动,声称清君侧!”另一份军报更让人心惊。
“北境八百里加急!北漠王庭精锐铁骑突然集结,有南下迹象!边关告急!”这份来自北境的军报,如同最后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内乱兵变、外敌入侵!辰砂的阴谋,或者说幽冥殿的计划,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在瞬间同时收紧!他要的不是简单的皇位更替,而是要让整个大夏彻底陷入混乱和崩溃!
“好一个辰砂!好一个幽冥殿!”萧远山一掌拍在桌上,紫檀木桌面瞬间布满裂纹,“里通外敌,祸乱朝纲,其心可诛!”
“王爷,当务之急,是稳定帝都局势。”玄微真人冷静分析,“皇宫内乱,需强力介入弹压,否则国本动摇。京畿大营的叛军,必须阻止其入城。至于北境……”他看向萧远山,“需王爷即刻做出决断。”
萧远山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凌烬身上:“凌小子,星晷如何?”
凌烬将那个特制布袋放在桌上,沉声道:“星晷在此。此物确有感应天地气运之能,晚辈触碰时,能隐约感知地脉流转。只是具体如何运用,尚不得法。”
墨渊挣扎着起身,仔细查看了星晷,激动道:“没错!是浑天星晷!祖师遗物!星晷指针所指,便是地气汇聚或异常之处!它……它似乎能一定程度上平复紊乱的地气!”他指向星晷中心那根微微颤动的白色指针,“你们看,指针此刻摇摆不定,指向东南方,正是皇宫和帝都气运最为混乱动荡之地!”
众人看去,果然如此!
这星晷竟能直观显示气运变化!
“平复地气?”萧远山眼中精光一闪,“可能影响战局?或者说,能否找到这乱局的‘气眼’所在?”
墨渊沉吟道:“理论上可以。龙脉之眼是地气总枢,若能找到并稳住它,或可一定程度上安定一方气运,削弱因气运紊乱带来的天灾兵祸。但具体效果如何,需尝试方知。而且,龙脉之眼具体位置,星晷也只能指引大致方向,需结合山川地势仔细堪寻。”
“足够了!”萧远山霍然起身,杀伐决断的气势瞬间笼罩全场,“绝儿!”
“儿臣在!”
“你持我兵符,立刻秘密前往京畿大营中军,接管忠于朝廷的兵马,务必拦住陈昂叛军!若其抗命,格杀勿论!”
“遵命!”萧绝接过兵符,毫不拖泥带水,转身便走。
“煜儿,凌烬,墨先生!”
“孙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