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宗深处,并非李长青预想中的金碧辉煌、香火鼎盛的大雄宝殿,而是一座位于雪山之巅、被万年冰雪环绕的简朴石亭。
石亭无名,亭内只有一方打磨光滑的石台,两个蒲团。亭外云海翻腾,俯瞰苍茫草原,仿佛超脱于尘世之外。
一位身着朴素灰色僧衣的老僧,正静坐于一个蒲团之上。他面容枯槁,身形消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但那双半开半阖的眼眸中,却仿佛蕴含着星辰生灭、万物轮回的至理。他周身没有丝毫强大的气息流露,却与这方天地,与脚下的雪山,与那无形的北莽佛运,完美地融为一体。
他便是道德宗当代宗主,亦是北莽佛门的精神领袖,被誉为“人间佛”的七珠法师。
广慧禅师将李长青引至亭外,便恭敬地退了下去,不敢打扰。
李长青迈步走入石亭,在另一个蒲团上坐下,与七珠法师相对无言。
云海在亭外舒卷,寒风裹挟着雪沫掠过亭角,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
良久,七珠法师缓缓睁开双眼,他的目光平和而深邃,落在李长青身上,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其灵魂本质。
“施主之道,老衲感受到了。”七珠法师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自在,圆满,超然……确是一条前所未见之通天大道。”
李长青微微颔首:“大师佛心通透,果然名不虚传。”
“然,”七珠法师话锋一转,目光中带着一丝探究,“施主之道,似乎……过于‘独’了。”
“独?”李长青挑眉。
“自成天地,我即是道。此法固然逍遥,然天地众生,因果纠缠,施主欲超脱而去,可曾想过,这身后红尘,该如何?”七珠法师缓缓道,“我佛门虽求超脱,亦讲慈悲渡世。地藏王菩萨发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此乃舍小我,成就大我之慈悲心。施主之道,似乎少了这份‘人间烟火气’。”
李长青闻言,沉默片刻。
七珠法师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他的金丹大道,源于自身逆天悟性,追求的是个体生命的极致升华与永恒超脱,确实更侧重于“独善其身”。而佛门、儒家,乃至此方世界的许多道统,都强调与众生、与天地的联系,讲究“兼济天下”。
道路不同,并无高下之分。
他抬眼,望向亭外那翻涌的云海,以及云海之下,若隐若现的广袤草原。他的神识,在这一刻无限延伸,掠过雪山,掠过草原,掠过帐篷,掠过牛羊,掠过那些虔诚叩拜的牧民,掠过那些浴血厮杀的战士……
他看到了生命的诞生与消亡,看到了爱恨情仇,看到了战争与和平,看到了愚昧与智慧……这滚滚红尘,这万丈人间,虽然充满了痛苦与无奈,却也绽放着最绚烂的生命之光。
“大师可知,”李长青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我此行北上,途经一干旱村庄,曾引水救民;路遇商队遭马贼屠戮,曾惊退匪徒;甚至昨夜,还顺手毁去了一处为祸地脉的养尸邪地。”
七珠法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并未料到李长青会说出这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