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三司会审

次日巳时,刑部大堂。

气氛肃杀。三法司主官——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端坐正堂。两侧陪审、录供、衙役林立,鸦雀无声。堂下,武清侯李伟与钱牧之皆身着囚服,跪于原地。

刑部尚书作为主审,重重一拍惊堂木:“带人犯李伟、钱牧之!”

李伟虽跪着,却竭力挺直腰板,脸上带着惯有的倨傲。钱牧之则面色灰败,眼神躲闪,早已没了往日的精明。

“李伟!”刑部尚书声音沉肃,“今有原司礼监秉笔陈矩(遗供)、御用监左监丞高准、原浙江钱塘县令赵德海等人证,以及‘飞雀内字’铜牌等物证,指证你勾结内官,贪墨漕银,并指使陈矩、高准等人,假传消息,调动京营兵马围堵英国公府,意图构陷勋贵,扰乱朝纲!你,还有何话说?”

李伟昂起头,冷笑连连:“尚书大人!这些都是捏造!构陷!陈矩已死,死无对证!高准?谁知道是不是你们屈打成招?赵德海?一个革职县令的疯话也能信?至于京营之事,本国公全然不知!分明是张惟贤排除异己,栽赃陷害!”

他目光扫过堂上诸官,语带威胁:“本国公乃朝廷勋贵,皇亲国戚!尔等今日若听信谗言,铸下冤狱,他日必遭反噬!”

“放肆!”都察院左都御史厉声喝道,“公堂之上,岂容你危言耸听!证据链完整,由不得你狡辩!”

“证据链?”李伟嗤笑一声,看向一旁瑟瑟发抖的钱牧之,“钱牧之,你告诉他们!漕银之事,可是本国公指使你所为?”

钱牧之浑身一颤,抬头对上李伟冰冷的目光,又迅速低下头去,声音细若蚊蚋:“…都…都是下官一人所为,与…与侯爷无关…”

“听到没有?”李伟气势更盛,“连他都说与本国公无关!你们还有什么证据?”

刑部尚书眉头紧锁,知道李伟这是打定主意抵赖到底。他看向大理寺卿,交换了一个眼神,正欲传唤高准上堂对质。

突然,堂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一名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千户,手捧一个锦盒,大步走入堂内,对着三位主官微微躬身。

“卑职北镇抚司千户,奉指挥使之命,送来一物,或可助三位大人审清此案。”

堂上众人皆是一怔。北镇抚司?他们怎么会插手?

千户打开锦盒,里面并非什么奇珍异宝,而是一本略显陈旧的账册。他将账册呈给刑部尚书。

“此乃从已故陈矩外宅密格中搜出的私账。”千户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堂,“其中详细记录了近三年来,武清侯府通过陈矩,向宫内多位有司太监,以及朝中部分官员行贿的明细,时间、数额、经手人,一应俱全。其中,亦包括去岁为平息浙江漕银案,武清侯府赠予陈矩及司礼监相关人员‘打点费用’白银五万两的记录,经手人,正是钱牧之。”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就连一直强作镇定的李伟,脸色也瞬间变得惨白!他万万没想到,陈矩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