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卡匣残片热

鳄鳞盾卡的蜂窝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沈砚把卡插在腰间的皮鞘里(瘦猴用月魂草纤维编的,说“这叫‘低摩擦收纳系统’,拔卡速度能提升0.5秒”),走在蚀影石林的安全路线上——哑女的红炭笔在石头上画了串箭头,每个箭头旁边都标着“30°”(物理课的“最佳爬坡角度”,省力又防滑)。

“哥,小银说‘前面有凉丝丝的风’!”瑶瑶抱着小影鳄,小银的尾巴尖正对着石林深处翘成90度,像根银色的风向标,“生物课的‘热感导航’!影鳄对温度变化比温度计还灵!前面肯定有‘低温区’——蚀影源头是不是像冰箱?”

瘦猴举着晶核探测仪(指针现在指向“危险”红区),鹅毛(小银用尾巴粘的蒲公英绒毛,比之前的鸡毛更蓬松)在风里飘成小伞:“物理课的‘对流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蚀影源头的‘负能量密度’高,温度比周围低5℃!就像夏天的空调房,门口会有‘冷风屏障’——小银的尾巴就是‘天然温度计’!”

老周用工兵铲拨开挡路的灰黑色苔藓(铲尖沾着苔藓,立刻“滋滋”冒白烟,瘦猴喊“快用能量瓶吸!这是‘蚀影孢子氧化反应’,就像电池短路发热”),突然停下脚步:“卡匣在发烫!”

沈砚猛地按住腰间的卡匣。

卡匣核心的暖光变成了橙红色,像刚从火堆里捞出来的铁块,烫得他赶紧松手。更奇怪的是,卡匣侧面那块指甲盖大的青铜残片(太阳画里嵌过的那块)正在“出汗”——银灰色的水珠顺着残片边缘往下滴,落在地上凝成小小的冰晶(瘦猴用手摸了摸,“嘶”地缩回手:“零下3℃!物理课的‘相变制冷’,就像酒精擦皮肤会凉,残片在‘快速放热’!”)。

“哥!残片在‘画画’!”瑶瑶突然把能量收集瓶举到卡匣前,瓶子里的金光透过卡匣,在地上投出个模糊的影子——青铜残片上的水珠正顺着某种纹路流动,在卡匣表面画出弯弯曲曲的线条,像小孩子用毛笔蘸水写字。

瘦猴的蒲公英绒毛“唰”地全竖起来,活像个炸开的蒲公英:“物理课的‘热致变色效应’!” 他掏出放大镜怼在卡匣上,镜片里的纹路渐渐清晰——是九个菱形组成的圆环,每个菱形中心都有个小圆点,像九颗嵌在银环上的星星。但圆环的右下角缺了一块,空出个菱形的位置,像被人咬了一口的月饼。

“这是……‘九晶缺一’?”老周的烟袋差点掉地上,“老卡师笔记第12页画过类似的图!说是‘上古地脉阵图’,九个晶石对应九个地脉节点,凑齐了能‘净化方圆百里的蚀影’——但笔记没说‘缺的那一晶’是啥!”

瑶瑶趴在地上,用手指描着地上的光影图案:“哥,这九个星星像‘向日葵的花盘’!”——她突然指着圆环中心,“这里有个小太阳!和我画的太阳画一样!”

卡匣的温度还在升高。 沈砚把它掏出来捧在手里,青铜残片的水珠已经变成了银灰色的蒸汽,残片表面的“九晶缺一”纹路越来越亮,像烧红的铁丝在卡匣上烫出的烙印。瘦猴掏出万用表(测能量的那个),表笔刚碰到卡匣,指针“啪”地打到头:“能量过载!卡匣核心温度58℃!根据‘热传导公式’,热量=导热系数×温度差×面积/厚度,青铜残片的导热系数是385W/(m·K),再这么烫下去,卡匣要‘死机’了!”

“快用‘鳄鳞盾卡’!”瑶瑶突然跳起来,指着沈砚腰间的皮鞘,“物理课的‘热辐射屏蔽’!盾卡的鳞片是‘低辐射材料’,能反射90%的热量!就像夏天撑遮阳伞,伞面能把阳光反射出去——快把卡匣包起来!”

沈砚手忙脚乱地拔出盾卡,把发烫的卡匣按在蜂窝纹路上。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盾卡的鳞片突然像呼吸似的起伏,银灰色的纹路亮起暖光,卡匣的橙红色光芒透过鳞片,渐渐变成柔和的金色,温度也“唰”地降了下来(瘦猴用手一摸:“36℃!刚好是瑶瑶的‘完美体温’!这叫‘动态温度调节系统’,比空调还智能!”)。

“哥!残片不烫了!纹路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