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小时。
这是文明存续的倒计时,是“火种”与毁灭赛跑的最终窗口。
全球范围内,所有资源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被调动起来。原本用于重建城市的工程队伍,转而全力保障三处“薪传”方舟发射基地的最终调试;储备的能源、物资被优先输送到轨道电梯的顶端;无数封装着人类文明精华数据的存储单元,在严密的护卫下被运往发射场。
一种悲壮而沉默的气氛笼罩着地球。没有大规模的恐慌,只有一种认清了命运后的极致专注。人们通过残存的网络,默默关注着“火种”计划的进展,那不仅仅是三艘船,那是所有留在地球的人,对遥远未来的最后寄托。
“方舟”指挥部,鹰眼已经超过四十个小时没有合眼。他像一尊钢铁雕塑,矗立在指挥席上,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数据流屏幕,协调着全球的防御部署与“火种”启航的最终事宜。
“近地轨道防御平台,全部进入战时充能状态,优先装备对舰及对巨型目标武器。”
“月球基地,‘广寒宫’要塞主炮开始预热,授权在必要时进行跨地月轨道拦截。”
“全球逆蝶网络,保持‘静默守望’,但准备在‘火种’启航瞬间,启动最大功率灵韵屏障,干扰可能存在的远程探测。”
一条条指令清晰地下达,构建着地球脆弱却顽强的最后防线。
林晚星则与阿南一起,待在经过特殊加固的观测室内。这里能直接连接到“三相源核”,也能获得最前线的一手信息。阿南的状态依旧不稳定,但他强忍着脑海中那些毁灭印记带来的“噪音”和低语,努力将自己感知到的、关于那三个威胁的碎片信息梳理出来。
“天苑四方向的舰队……能量特征……带有强烈的‘吞噬’和‘同化’欲望,”阿南闭着眼,额头渗出冷汗,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艰难地敲击,将感知转化为文字和图表,“它们的灵韵波动……像是集群意识,个体意识模糊,以母舰或核心单位为思维节点……威胁等级……极高,倾向于物理层面的……抹除与吸收。”
“印第安座ε的巨型结构……给我的感觉更……‘古老’和‘冰冷’,”他喘息了一下,继续道,“没有明显的生命波动,更像是一个……自动化的‘收割者’或者‘清洁工’……其目标似乎是……纯粹的物质和能量,对意识本身兴趣不大,但……效率极高,且难以沟通。”
“至于格利泽581的‘观察者74号’……”阿南皱紧眉头,似乎在抵抗某种无形的压力,“它……最危险,也最难以捉摸。它没有直接的恶意,但它的‘观察’本身……就像一种……高维度的解构过程。我能感觉到,它在试图……理解‘三相源核’和‘心光’的本质,这种理解……可能比直接的毁灭更可怕。”
林晚星快速记录着这些信息,并将其同步给鹰眼和“火种”舰队的导航计算机。这些来自“深渊”内部的情报,每一句都可能决定着“火种”未来的生死。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第四十八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