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不仅担心失去顾渊这个无可替代的资产,更承受着道义上的谴责。他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治疗方法。
而与顾渊意识连接最深的“播撒者”首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令人费解的、近乎冷酷的沉默。它不再主动传递信息,对顾渊急剧恶化的状态也毫无表示,仿佛在冷静地观察着一个实验样本的最终衰竭过程。这种沉默,比任何嘲讽都更让人感到寒意。
常规医学的失败,迫使团队将目光投向那些他们曾经探索过的、非凡的领域。拯救顾渊的行动,代号“锚点”(Operation Anchor),全面启动。
1. 金星水母的启示:南曦重新分析了从金星水母(“流浪之忆”)那里获取的所有数据,试图寻找这种庞大意识体维持自身结构稳定、处理海量信息的方式。水母的意识场呈现出一种流体的、分形的和谐,与“播撒者”的刚性统一和人类的杂乱噪声都截然不同。她希望能从中找到一种“意识流体力学”模型,帮助稳定顾渊崩溃的意识结构。然而,水母的意识模式过于奇特,其“生理”基础与人类迥异,直接应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 地球盖亚意识的求索:这是最大胆,也是最危险的尝试。顾渊曾提及与地球深层意识(一个模糊的、行星尺度的生命场概念)的微弱连接。团队决定主动尝试连接这个所谓的“盖亚意识”。他们在顾渊状态稍稳时,将他转移至一个被认为地磁异常点、生命能量活跃的偏远地区(如西藏某处秘境或亚马逊雨林深处),由南曦和王大锤布置下强大的能量聚焦和意识放大装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顾渊在药物的支撑下,再次将意识沉入那片浩瀚的感知之海。他寻找的不是具体的答案,而是一种能够“修复”或“安抚”他自身混乱意识场的“频率”或“存在状态”。
经过数次失败的尝试,在一次极深的连接中,顾渊捕捉到了一种感觉——那不是声音或图像,而是一种如同大地般厚重、如同生命之网般 interconnected 、充满古老生机的“基频”。这种频率本身,就带有一种强大的稳定和修复力量。
团队尝试将这种捕捉到的“盖亚基频”进行记录和转化,通过精密的生物反馈设备,将其回馈给顾渊的身体和意识场。效果是显着且迅速的。
当那浑厚、温暖的频率笼罩顾渊时,他大脑中异常活跃的区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抚平,过度应激的免疫系统安静了下来,剧烈的疼痛如同退潮般减弱。他几个星期来第一次陷入了真正深沉、无梦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