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易主的赌注

青色之回忆 废墟2333 3854 字 8天前

周五上午,当彦宸得知张甯在办公室里立下的那个石破天惊的“赌约”时,饶是他自诩胆大包天,也惊得半天没合拢嘴。用转学做赌注?赌他们俩的成绩?这魄力……不愧是他认准的宁哥!震惊过后,是更深的理解和隐忧。他知道,以班主任的行事风格,这件事绝不会如此轻易就“冷处理”掉。张甯的豪赌暂时逼退了对方,但后续的反制,恐怕很快就会到来。

“老班肯定还有后招,”彦宸揉着被张甯掐红的脖子(那印记过了一天还没完全消,但是洗没洗澡就不知道了),举着笔记本,语气带着几分凝重,“他不会让我们这么轻松过关的。”

张甯对此心知肚明。她对着自己书桌上的教材说话,声音平静:“我知道。他需要一个更可控、更具约束力的‘保险’。”

彦宸皱起眉:“你说……他还会出什么招?”

“嗯。”张甯轻轻翻过一页书,“等着看吧。”

他们小心翼翼地度过了周五、周六的时光,又在周日享受了一整天难得的、无需伪装的亲昵与安宁。他们不再需要小心翼翼地错开时间,而是几乎同时到达小区门口,自然而然地牵起手,沿着熟悉的街道,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度和掌心传递的力量。奔跑时,彦宸会故意逗她说话,张甯偶尔会回一句,嘴角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宁静而亲昵的氛围,仿佛积蓄着力量,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雨。

然而,平静总是短暂的。周一,沉默良久的风浪再次悄然掀起。

下午的自习课,教室里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氛围。明明是自习,却比往常更安静,连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都似乎被刻意压低了。那条横亘在彦宸和张甯课桌之间的“楚河汉界”依然宽阔,两人也依旧遵守着“决裂”的剧本,零交流,零互动。

张甯正低头演算一道复杂的物理题,眼角的余光敏锐地捕捉到后门位置似乎有人影晃动。几乎是同一时间,教室里那本就压抑的安静变得更加彻底,所有人都像是被按下了某个开关,齐刷刷地埋头,进入一种近乎僵硬的“虚假努力”状态。

来了。

张甯心中了然。她缓缓侧过头,目光平静地投向后门。果然,班主任那张不带太多表情的脸出现在门上的小窗后,目光如同探照灯般缓缓扫过整个教室,最后,不着痕迹地,分别在彦宸和她的身上停留了一瞬。随即,他用一个极其隐蔽的姿势——只是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他们两人出去。

没有言语,只有心照不宣的指令。

彦宸也显然接收到了信号,他放下笔,脸上恰到好处地带上了一丝不耐烦和被打扰的烦躁(当然,这是演给别人看的),起身朝后门走去。张甯也合上书本,神色淡然地跟在他身后几步远的地方。

再一次,他们一前一后,走在那条通往办公室的、仿佛永远也走不完的路上。

办公室里,班主任已经坐在了办公桌后,面前依旧是那个掉了瓷釉的“为人民服务”茶缸,只是今天他没有喝茶。他看着两人走进来,脸上依旧是那种看不出喜怒的平静。

这一次,他没有绕弯子,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张打印好的A4纸,推到了两人面前。

“行为承诺书。”他言简意赅地吐出这五个字,目光主要落在张甯身上,“按照你上次提出的方案。为了确保你们能真正将精力投入学习,也为了给其他同学树立一个‘言出必行’的榜样,学校认为有必要将这个‘赌约’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

他的语气公事公办,仿佛只是在执行一个常规流程。

彦宸的心猛地一沉。果然来了!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向前一步,挡在了张甯身前,目光警惕地看向那张纸。

张甯却比他反应更快,或者说,她根本没把这当回事。在她看来,这不过是履行她自己提出的条件,是程序的一部分。她神色自若,仿佛班主任递过来的不是一份可能决定她未来的“行为承诺书”,而是一张普通的课堂测验卷。她伸出手,指尖已经快要触碰到那张A4纸,准备接过来,然后干脆利落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在她看来,既然敢赌,就要有输得起的担当。转学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换来他们暂时不被打扰的空间,值得。

然而,就在她的指尖即将碰到纸张的刹那,另一只手更快地横插过来,一把按住了那张纸。

是彦宸。

他的动作快如闪电,手掌稳稳地压在“行为承诺书”几个大字上,阻止了张甯的动作。同时,他脸上瞬间切换回那种招牌式的、带着点痞气和漫不经心的笑容,仿佛刚才那个警惕挡在她身前的动作只是个错觉。

“张甯同学,等一下。”他的声音带着惯有的轻松,甚至还有点嬉皮笑脸的味道,“无论任何时候,在签字前一定要先看清楚里面的内容!”

班主任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他原本想等张甯接过承诺书,再详细解释其中的“细微调整”,没想到被彦宸半路截胡。这小子,总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

小主,

张甯也有些诧异地看向彦宸,不明白他为什么阻止自己。签个字而已,早签完早结束。

彦宸却像是没看到她的眼神,手指在那张纸上轻轻敲了敲,目光转向班主任,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语气笃定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我如果没猜错的话……老师,您这份‘行为承诺书’,是要给我签的吧?”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办公室里。

班主任端着茶缸的手顿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小子……可以啊!?反应也太快了吧?!他是怎么猜到的?

没错,班主任心里暗道,他就是这么打算的。张甯上次那个“转学”的赌注实在太大了,大到他这个班主任,甚至学校层面,都觉得太过冒险,不敢轻易接下。失去一个像张甯这样顶尖的优等生,尤其是一个极有可能为学校带来巨大荣誉、冲击省状元甚至更高荣誉的学生,这个责任和损失,谁也承担不起。所以,经过一整个周末的反复权衡,以及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进行了(极其隐晦和策略性的)沟通之后,最终敲定了一个折中的、看似更“公平”、更“合乎逻辑”也更“可控”的方案——将赌注的核心风险承担者,从张甯巧妙地转移到彦宸身上。

理由也准备得冠冕堂皇且“充分”:毕竟,在这段关系中,成绩明显需要提升、也确实在张甯帮助下有所提升的是彦宸同学。那么,用他的成绩是否达标作为衡量标准,让他自己来承担“未能达标”所带来的后果(无论是转学还是退学),似乎更合乎逻辑,也更能体现“谁受益谁负责”、“谁承诺谁兑现”的原则,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鞭策他努力学习,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至于张甯同学,只要她能保持自己的成绩稳定不下滑(这一点学校对她有绝对信心),就算彦宸最终未能达标,学校也不会真的失去她这个未来的希望。这个方案,既给了主动提出赌约的张甯一个台阶下(毕竟核心条件是她提出的,学校只是在执行细节上做了“优化”),又给彦宸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还能对外宣称学校严格执行了学生的“承诺”,维护了校规的严肃性,简直是一举多得,堪称完美!

他原本准备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来解释这个“小小的变动”,却没想到被彦宸一语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