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握着手术刀,沿着预定的标记线划下。
省医学术报告厅和所有联网的直播屏幕前,鸦雀无声。
只有手术室里器械的轻微碰撞声、监护仪的滴答声,以及林杰偶尔低沉、简短的指令。
“电凝。”
“吸引器。”
“显微剪。”
“临时阻断夹。”
他的动作并不快,但每一步都精准到位。
分离肌肉,打开骨窗,切开硬脑膜,暴露大脑外侧裂……动作流畅得如同经过千百次演练。
当林杰在显微镜下,开始处理那枚隐藏在脑组织深部、搏动着的动脉瘤时,所有观看直播的神经外科医生都屏住了呼吸。
这是最核心、最危险的步骤。
瘤体比影像上显示的还要脆弱,瘤颈宽,与载瘤动脉和周围重要的穿支血管粘连紧密。
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瘤体破裂大出血,或者损伤关键血管、神经,造成患者偏瘫、失明甚至死亡。
李斌作为一助,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他按照林杰的指示,小心翼翼地用吸引器和脑压板暴露着术野,眼睛死死盯着显微镜下的景象。
林杰的手稳得像机械臂。
他先用微型剥离子极其轻柔地分离瘤体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动作细腻得如同在雕刻一件易碎的艺术品。
他的眼睛通过显微镜,捕捉着每一丝组织颜色的变化,每一根微小血管的搏动。
“注意这根穿支,”林杰的声音依旧平静,他用剥离子尖端点了点瘤体上方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凸起,“从后面绕过去分离。”
李斌心里一震,这正是林杰术前指出的那个关键点!
他成功保护了那根重要的穿支血管。
分离完成,林杰选择了预先设想好的弯型动脉瘤夹。
他持夹的手没有一丝颤抖,在显微镜下,精准地将夹子张口对准瘤颈,缓缓推进,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