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细则出台

省卫健委党组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党组成员悉数在座,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份修改后的《江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实施细则(审议稿)》。

林杰作为起草小组组长,坐在靠近末尾的位置,负责汇报。

高卫东坐在主位,宣布会议开始:“今天讨论药品采购细则,林杰同志,你先介绍一下修改情况。”

林杰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

他重点阐述了根据征求意见会和网络舆情反馈所做的修改:进一步细化了质量分层评审的标准,强调了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的优先地位;优化了带量采购协议量的确定和考核机制,增加了对医院完成情况的约束条款;明确了平台线上操作的具体流程和监管责任……

汇报完毕,分管规划信息的钱强副主任率先开口,他扶了扶眼镜,语气听起来很“客观”:“细则修改得很认真,考虑也比较周全。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这个‘量价挂钩’,价格权重是不是还是定得偏高了些?会不会真的影响药品质量,或者打击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毕竟,我们省也有一些本土的创新药企在发展嘛。”

他这话看似站在全局角度,实则还是在为企业,特别是为那些依赖高定价、高营销模式的药企说话。

“钱主任的担心有一定道理。”分管妇幼保健的孙丽副主任接口道,她语气温和,但立场明确,“我主要担心医院的执行。补偿机制的问题不解决,硬压药品价格,医院的积极性肯定受影响。到时候采购回来的药,医生不用,或者想方设法用别的替代,那集采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还可能影响医患关系。”

这两位一唱一和,基本代表了委内相当一部分领导的态度——不公然反对,但强调困难和风险,试图给细则的推行增加更多的“缓冲”和“例外”。

林杰耐心地听着,没有立即反驳。

他知道,今天的重点不是辩论,而是争取通过。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党组书记高卫东,轻轻咳嗽了一声。

“同志们谈的意见,都很有价值。”高卫东说,“药品采购改革,确实牵一发而动全身,难度很大。”

他话锋一转:“但是,难度大,就不做了吗?看看现在网络上的声音,看看老百姓对高昂药价的反映!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我们作为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的主管部门,不能回避矛盾,更不能因为怕困难、怕得罪人,就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