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驻华领事馆签证处所在的办公楼,透着一种严谨的气氛。
林杰和苏琳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了一间小型会客室。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但每一分钟都仿佛被拉长。
苏琳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并不存在的衣角褶皱,林杰则面色平静地坐着,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抽象画,心里却在快速盘算着各种可能。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穿着合体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德方官员,身后跟着一位中方雇员担任翻译。官员自我介绍是领事馆的副领事,负责签证事务。
“林先生,苏女士,你们好。”副领事的汉语带着口音,但很清晰。他的态度客气,但眼神里带着审视。“请坐。”
双方落座后,副领事直接切入主题:“关于林先生的签证申请,我们注意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之前收到的某些信息,与林先生提供的材料,以及我们后续了解到的情况,存在一些出入。”
他的措辞很谨慎,没有提“诬陷”或“恶意中伤”,但“信息存在出入”这个说法,已经间接承认了之前拒签依据的不可靠。
林杰微微点头,平静地回应:“我相信,真实的情况和完整的材料,能够说明一切。我此次受邀参加柏林峰会,是纯粹的学术交流,旨在分享中国公立医院在改革方面的实践与思考。我的身份、职业以及所有提交的证明文件,都是真实、透明、可查证的。”
副领事推了推眼镜,看着林杰,似乎在评估他话语的分量和这个人本身的可信度。“我们理解。学术交流一直是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我们也注意到,林先生在中国医疗卫生系统内,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管理者。不过,我们也了解到,林先生近期推行的一些改革措施,在本地似乎……引发了一些商业层面的争议?”
这个问题很尖锐,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潜在根源。
苏琳的心提了起来,看向林杰。
林杰说:“任何触及既有利益格局的改革,都难免会遇到阻力甚至误解。我所推行的药品耗材控费、提升医疗质量等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降低患者负担,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这符合中国政府的医改方向,也符合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如果某些商业利益因此受损,并试图通过非正当手段影响正常的国际学术交流,我认为这恰恰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性。”
他这番回答,不卑不亢,既表明了立场,也没有留下太多可供攻击的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