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项目保住了!

飞机在跑道上滑行,逐渐减速。

林杰望着舷窗外熟悉的省城夜景,深深吸了口气。

京城之行不过两天,却仿佛过了很久。

机舱门打开,潮湿微凉的空气扑面而来,他拎着简单的行李,大步流星地走向出口。

开了手机,一连串的未读信息和未接来电提示音争先恐后地响起。

大部分来自周海峰院长、何伟和孙萌,内容都围绕着同一件事——赵凯带队的“回头看”检查组,正在质管办进行地毯式搜查。

他略过那些急切询问他归期的信息,先给周海峰拨了过去。

电话几乎是被秒接。

“林杰?到了?”周海峰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急切。

“刚到机场,院长。”林杰语气平稳,“项目那边,陈院士亲自出面,评审办公室已经明确表态,会确保评审公平公正。只要我们补充材料及时提交,项目大概率能保住。”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周海峰长长吐出一口气的声音,那声音里带着卸下千斤重担后的轻微颤抖:“好!好!太好了!林杰,你这趟……立了大功!”

能听出来,周海峰是真的激动。

这个国家级项目对他,对省医都太重要了。

“院长,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杰没有居功,“检查组那边情况怎么样?”

提到检查组,周海峰的语气瞬间沉了下来:“还在查!赵凯亲自坐镇,带着人把你们质管办成立以来的所有档案翻了个底朝天。何伟和孙萌按照你的吩咐,把所有材料都准备得井井有条,他们暂时没抓到什么大把柄。但是……”

周海峰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他们揪住你们早期两份会议纪要的格式不规范,还有一份青年医生扶持计划的初步评审意见写得不够详细,说存在主观倾向,质疑程序的公正性。都是些鸡毛蒜皮,但被他们无限放大,在会上吵得唾沫横飞。”

果然还是这套,技术上找不到漏洞,就在流程和形式上吹毛求疵。

“院长,我知道了。我马上回医院。”

“好,直接来我办公室。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周海峰语气里透着一股决心。

挂了电话,林杰又分别给何伟和孙萌发了条简短信息:“已回,稳住,按计划进行。”

他拦了辆出租车,车子汇入夜晚的车流,林杰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脑子里却飞快地梳理着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对手的招数在意料之中,但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赵凯这次来势汹汹,绝不会轻易空手而归。

四十分钟后,出租车停在省医行政楼前。

林杰下车,整了整衣领,迈步走了进去。

晚上的行政楼比白天安静许多,只有少数几个办公室还亮着灯。

质管办所在的楼层却灯火通明,走廊里都能感受到一种紧绷的气氛。

林杰没有先回自己办公室,而是径直走向小会议室。

隔着玻璃门,能看到里面坐满了人。赵凯坐在主位,脸色阴沉。

旁边是检查组的几个成员,对面则是何伟、孙萌,还有被临时叫来配合的几个科室负责人。

周海峰院长居然也在,坐在一旁,面色看不出喜怒。

林杰推门进去,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林主任回来了?”赵凯抬起眼皮,不咸不淡地打了个招呼,眼神里却带着一丝不悦。

林杰在这个节骨眼上从京城赶回来,让他感觉事情可能起了变化。

“赵处长,各位领导,抱歉,刚下飞机。”林杰朝众人点了点头,走到何伟和孙萌旁边的空位坐下。

“林主任真是大忙人啊,我们检查组在这边工作,你这个主要负责人却跑到京城去了。”赵凯旁边一个戴着黑框眼镜、面容刻薄的中年女人阴阳怪气地开口,她是检查组副组长,卫生厅科教处的一个副调研员,姓刘,以作风强硬、爱挑刺着称。

林杰看她一眼,语气平淡:“刘调研员,我去京城是为了医院申报的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研究专项。这个项目的重要性,赵处长和刘调研员应该比我更清楚。毕竟,厅里科教处前几天还因为这个项目的‘团队构成合理性’和‘区域代表性’问题,要求我们三天内补充论证材料。”

他这话一出,赵凯和刘调研员的脸色都微微变了一下。

他们没想到林杰会这么直接地把这件事在会议上捅出来。

周海峰适时地咳嗽一声,接过话头:“是啊,赵处长,刘调研员,我们这个项目前期评审都很顺利,眼看就要立项了,突然被卡住,院里上下都很着急。林杰主任这次去京城,就是专门去向评审委员会的专家陈继儒院士汇报情况,争取支持。”

他特意点出了“陈继儒院士”的名字。

赵凯眼神闪烁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没说话。

刘调研员却没那么容易罢休,她哼了一声:“项目申报是项目申报,质量检查是质量检查,两码事!林主任,我们还是先说说你们质管办的问题。根据我们这两天的检查,发现你们在制度建设、档案管理方面,存在不少瑕疵和漏洞!尤其是这个‘青年医生扶持计划’,评审标准模糊,过程记录不完整,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否存在暗箱操作,利益输送!”

小主,

她说着,将几份档案“啪”地甩在桌子上,气势汹汹。

何伟忍不住想开口辩解,被林杰用眼神制止了。

林杰看向刘调研员,脸上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刘调研员,您说的这两份格式不规范的会议纪要,是质管办成立第三天和第五天召开的内部筹备会记录。当时办公室刚组建,人员还没完全到位,各项工作都在摸索阶段。这两份纪要确实不够规范,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在后续工作中已经完全按照医院公文处理规范执行。这一点,后来所有的会议纪要和发文都可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