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照不宣的推导

周五的数学课,陆宇提前十五分钟就到了教室。他选择了中间排靠过道的位置——既不会太显眼,也不会像后排那样显得刻意逃避。

陈浩看着他整齐摆放的笔记本和三种不同颜色的笔,夸张地揉了揉眼睛:“我没看错吧?你这是要竞选数学课代表?”

陆宇没理会他的调侃,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门口。教室里陆续坐满了学生,氛围依旧凝重如常。

两点整,沈清寒准时踏入教室。今天她穿着一件白色丝绸衬衫,外搭深蓝色西装马甲,整个人显得更加干练清冷。她放下公文包,目光扫过全场,在陆宇的方向似乎有片刻的停留,快得让他怀疑是自己的错觉。

“上交作业。”这是她的开场白,没有一句多余的寒暄。

助教开始从前排收集作业,教室里响起一阵纸张的窸窣声。陆宇注意到不少同学脸上都带着不安——显然,那天的作业难度不小。

课程正式开始了。沈清寒讲解的是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表示,一个抽象却至关重要的概念。她板书整洁,逻辑严密,每一个结论都伴随着严谨的推导。

“设ε?, ε?,..., ε_n 和 η?, η?,..., η_n 是n维线性空间V的两组基...”沈清寒边写边讲,声音平稳如算法执行,“线性变换σ在这两组基下的矩阵分别是A和B,那么B = C?1AC,其中C是从基ε到基η的过渡矩阵。”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教室:“这个结论的证明,有谁愿意上来演示?”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们纷纷低头避开她的视线。这个问题虽然基础,但在沈清寒的课堂上,任何小错误都可能被放大检视。

陆宇的心脏突然加速跳动。他前晚刚好研究了这个问题,并且从计算机图形学坐标变换的角度有了新的理解。他犹豫着,不知该不该举手。

“陆宇同学。”沈清寒直接点名,声音里听不出情绪,“请你来证明。”

陆宇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从沈清寒手中接过粉笔时,他们的手指有了一瞬间的触碰。她的指尖微凉,如同她给人的感觉。

他转身面向黑板,开始书写证明过程。这一次,他尝试将数学推导与算法思维结合:

“考虑一个向量α在基ε下的坐标是X,在基η下的坐标是Y,那么Y = CX...”他边写边解释,“线性变换σ作用后,α的像σ(α)在基ε下的坐标是AX,在基η下的坐标是BY...”

他的证明融入了坐标变换的计算过程,更像是在描述一个计算机算法如何执行基变换。不少数学专业的同学皱起眉头,觉得这种方法不够“纯粹”,但计算机系的几个学生却听得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