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 番外二

番外一 为何怀念哈布斯堡

1918年 一战战败 哈布斯堡王朝覆灭

又一帝国解体,人类的民族解放事业又进了一步

可战后,没有了哈布斯堡王朝这一“民族牢笼”的存在

广泛分布在中欧,东欧的匈牙利人,德意志人,波希米亚人,捷克人,波兰人,犹太人,罗马尼亚人,乌克兰人,克罗地亚人…………

却并没有随着帝国的倾灭而走上他们所希望的道路

他们彼此敌对,仇杀,为了领土,为了民族而不断爆发冲突,他们被意大利人,法国人,德国人渗透,却始终无法如曾经那般,拥有与其他几大欧陆强国平等的外交地位。

彼此拼的筋疲力尽之时,他们想起了曾经————

哈布斯堡王朝

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之中,没有那个民族能够成为主流民族,他们是自治国家的邦联,团结在同一个王室的领导之下

那时,

无论什么民族,维也纳的政府都为你敞开大门

无论什么民族,在军队中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

官僚系统,军队,王室宫廷 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民族的身影,甚至有些来自帝国之外

维特根斯坦、胡塞尔、赫茨尔、阿德 凯尔森 弗洛伊德、马勒、施尼茨勒、勋伯格、霍夫曼斯塔尔、克劳斯、布伯、布洛赫、罗特………………

维也纳的艺术,哲学让全欧洲为之信服,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是全世界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最高殿堂,美轮美奂的巴洛克建筑,富有修养的贵族,在维也纳,就连士兵都能够妙语连珠

多元的帝国中,哈布斯堡不属于任一民族,他是凌驾于民族至上,所有民族的母亲,宽容,仁慈,平等的将所有民族环抱在哈布斯堡的怀抱当中

在这里,就连犹太人都能够爆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选择为国而战,乃至于成为整个帝国境内最为忠诚的一个群体

古斯塔夫·马勒曾感慨:“我是三重意义上的流浪者,奥地利的波希米亚人,德意志人中的奥地利人,以及犹太人”

但马勒的身份没能阻止维也纳人对他的追捧,没能阻止他成为维也纳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指挥家,这一全世界最受追捧的艺术岗位

哈布斯堡统治之下的各民族在自我介绍时,首先会说他是一个奥地利帝国公民,其次才会说自己是一个马扎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