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煕热情的邀请刘备参观自己的大营,与诸将见面。
刘备爽快的答应了,他也想看看袁煕是如何治军的,与袁谭、袁尚有什么不同。
在此之前,他见过很多人的大营,其中不乏名将,比如他的老师卢植和他的老对手曹操、吕布。在他看来,袁氏父子兄弟属于中等,不上不下,比自己强不了太多。
但他没见过袁煕的大营。
上次见到袁煕的时候,袁煕只带了三千骑兵驰援鲜于辅,兵种单一,数量也不多,没看出来什么水平。
可是一年之后,袁煕已经成为指挥数万大军的方面大将,能不能胜任,实在存疑。
用兵多年,他太清楚兵力多少的区别了。能指挥一两千人的将领很多,一旦兵力达到数千乃至万人,就非常考验将领的个人能力。
见刘备答应了,袁煕随机命人请卢毓来,草拟军令,安排各营准备。
刘备有些好奇。子家这次也从征了?坐车还是骑马?
袁煕哈哈大笑。有了马镫,女子都能骑马,何况子家。他今年随我出塞巡视诸部,行程近万里,不曾叫过一句苦,不愧是卢子干的儿子,北疆好男儿,满腹诗书,却不失英武之气。
见袁煕赞不绝口的夸卢毓,刘备的心情有些复杂,既为卢毓能遇到赏识他的君主高兴,又羡慕袁煕出身好,得人容易。同样的礼遇,卢毓却看都不肯看他一眼,更别说跟着他风餐露宿了。
还是关羽、张飞好,这么多年不离不弃。
君侯,子龙没来?
没来。我不在幽州,需要一个人替我看着,震慑不服。
刘备恍然,心情更加复杂。
赵云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这是好事。自己不能给他的,袁煕给了,而且远超想象,短短一年时间,赵云就成了袁煕的心腹,幽州第二号人物,回归的可能性彻底没了。
子龙遇到君侯,可谓是得遇明主,遇风化龙,从此翱翔矣。刘备拍了拍大腿。随我数年,耽误了他,实在过意不去。
袁煕大笑,随即扬声道:夫人,刘府君不是外人,出来见个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