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天文观测站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加空旷。圆顶大厅里,巨大的、早已锈蚀的望远镜骨架如同史前巨兽的骸骨,沉默地指向被尘埃覆盖的穹顶。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灰尘和金属冷却后的特殊气味。影枭选择的落脚点位于下层一个原本用于数据记录的小房间,这里相对封闭,只有一扇狭小的气窗通向外部茂密的树丛。
没有生火,没有开灯。只有两人携带的便携设备发出的微光,以及林风脑海中系统界面那永恒的星蓝色辉光,在黑暗中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影枭如同真正的夜行动物,进入这里后便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她检查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确认没有监控或警报装置后,便在一个堆满废弃仪器的角落坐下,开始保养她那柄奇特的数据铁锹,动作专注而熟练,仿佛那是一件有生命的艺术品。
林风则坐在另一边,面前摊开着“远星号”的蓝图和影枭提供的据点信息平板。他闭着眼睛,并非休息,而是在脑海中与系统进行高强度的协同推演。
【基于现有数据,生成废弃船坞三维结构模型(精度:78%)。】
【标记已知‘织网者’能量残留点(红点)、‘观测者’监控位置(蓝点)及物理障碍区域(灰块)。】
【规划潜入路径(黄线):从东南侧破损围墙切入,沿废弃传送带下方移动,避开3号与7号能量点,经由通风管道进入核心舱室区域。】
【风险评估:路径成功率62%。主要威胁:未知巡逻单位、可能存在的能量陷阱、核心区域高强度屏蔽。】
“路径需要调整。”影枭的声音突然在寂静中响起,她没有抬头,依旧擦拭着铁锹,“3号能量点附近的传送带结构不稳定,去年夏天局部坍塌过。走那里,风险增加15%。”
林风睁开眼,有些意外地看向影枭的方向。她连这种细节都知道?
“替代方案?”他问道。
“从北面水域潜入。”影枭放下工具,拿起平板,快速调出船坞的卫星地图,放大北侧区域。那里有一个半淹没的、用于小型船只进出的闸口,如今已被锈死,但水下部分可能有缺口。“‘织网者’的能量感知对水介质有一定衰减。缺点是低温、水下能见度为零,以及可能的水生变异逻辑兽。”
林风沉吟片刻,在脑海中让系统重新模拟水下路线。
【水下路线模拟完成。能量遮蔽效果提升,预计可降低被探测概率22%。】
【新增风险:水下能见度低,依赖【能量视觉】与【星图导航】结合;低温环境增加能量消耗(预计提升10%);存在遭遇水生逻辑兽概率(18%)。】
【综合评估:水下路线成功率68%,略高于陆路。】
“走水路。”林风做出了决定。
影枭点了点头,没有异议。“准备装备。水下行动,你需要这个。”她从一个不起眼的金属箱里取出两套折叠整齐的、像是用特殊橡胶制成的黑色潜水服,以及配套的呼吸面罩和推进器。“非金属材质,能量惰性,能最大程度规避探测。推进器是静音型号,但续航只有二十分钟。”
林风接过装备,触手冰凉而富有弹性。他注意到潜水服的内衬似乎有极其细微的能量回路,显然不是普通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