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父亲视察,认可林凡成就

林建国拿起一份检测报告,仔细翻看着,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他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实事求是,这些详实的数据和权威的认证,让他不得不相信,儿子做的不是“投机倒把”,而是真正能造福人类的大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来到全球研发中心,林建国更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巨大的实验室里,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们正在忙碌,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的研究人员并肩工作,脸上都带着专注的神情。量子计算实验室里,1000个室温超导量子比特闪烁着幽蓝的光芒;脑机接口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调试最新的神经信号采集设备;生物实验室里,自动化仪器正在进行药物筛选,效率是传统方式的100倍。

“这位是伊莱亚斯博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现在是我们量子计算实验室的全球负责人。”林凡介绍道。

伊莱亚斯笑着和林建国握手,用流利的中文说:“林叔叔,您好!我非常敬佩林凡,他不仅有远见卓识,更有改变世界的决心。凡辰给了我们最好的研发环境和最充足的资金,让我们能专注于技术创新,不用考虑短期利益。如果不是凡辰,我的量子计算技术可能还要十年才能落地。”

旁边的马克·安德森也上前打招呼:“林叔叔,我以前在谷歌工作,是林凡的理念吸引了我。在这里,我们能真正做有价值的研究,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量子医疗诊断系统,能将罕见病的诊断时间从数月缩短至数小时,这种成就感是金钱买不到的。”

林建国看着这些对儿子充满敬佩的顶尖人才,心里的骄傲感油然而生。他想起儿子创业初期,租在不足20平米的小办公室里,每天吃泡面、睡沙发,到处碰壁求投资;想起儿子为了攻克芯片技术,连续三个月泡在实验室,累得晕倒在工作台前;想起自己当初不仅不支持,还不断泼冷水,心里满是愧疚。

中午,林凡在总部的员工餐厅招待大家。餐厅里,来自全球各地的美食应有尽有,员工们三三两两地坐着,讨论着工作,氛围轻松而融洽。林建国发现,这里没有上下级的隔阂,林凡和普通员工一样,拿着餐盘排队打饭,还和他们亲切地打招呼。

“爸,我们公司有5万多名员工,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其中有500多位院士级专家和诺贝尔得主。”林凡给父亲夹了一块红烧肉,“我们的人才政策是年薪百万起,还提供股权和住房,就是想让大家能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不管是谁,只要有能力,就能得到重用,没有裙带关系,也没有论资排辈。”

“你这么做,成本太高了吧?”林建国有些担忧。

“爸,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林凡笑着说,“这些人才创造的价值,远比我们付出的成本多得多。就像我们的量子AI芯片,研发团队只用了18个月就成功量产,要是换做其他企业,至少需要5年,这就是人才的力量。”

吃饭时,林建业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没了之前的嘲讽,多了几分试探:“小凡,你现在这么出息,能不能给你堂弟安排个工作?他刚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合适的,进凡辰随便当个管理层就行。”

林凡放下筷子,语气平静但坚定:“二叔,凡辰的招聘有严格的流程,不管是谁,都要通过笔试、面试,凭实力入职。管理层更是要从基层做起,有实打实的业绩才能晋升。如果堂弟真有能力,我欢迎他来应聘,但要是想走后门,恕我不能答应。”

林建业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地低下了头。张叔连忙打圆场:“小凡做得对,企业要想长久,就得讲规矩。不像我们以前的国企,靠关系、走后门,最后还是垮了。”

下午,林凡带父亲参观了凡辰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航天发射中心。在新能源基地,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工作人员介绍道:“林叔叔,这个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是10GW,每年能发电150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00万吨,减少碳排放1200万吨。我们在全球有20多个这样的电站,为100多个国家提供稳定电力,很多欠发达国家的孩子,就是因为我们的电站,才有了电灯,才能晚上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