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凡辰资本,跻身行业TOP10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全球私募股权峰会”现场,水晶灯折射出奢华的光芒,却掩不住角落里的暗流涌动。会场前排,坐着黑石、红杉、高瓴等国际顶级资本的亚太区负责人,他们端着香槟,低声交谈,眼神时不时扫向会场入口,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今天,是行业权威机构“清科研究中心”发布年度全球私募股权机构TOP20榜单的日子,而凡辰资本,这个成立不足一年、由“跨界企业”凡辰生态孵化的资本平台,居然敢申报TOP10,在他们看来,纯属天大的笑话。

“听说凡辰资本的管理规模才刚过1000亿?就敢觊觎TOP10?”红杉资本亚太区总裁沈南鹏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嘲讽,“我们红杉管理规模超5000亿,深耕行业20年,投资了腾讯、阿里等一批巨头,才稳坐TOP5;凡辰资本靠母公司输血,投资的全是自己的生态企业,这种‘左手倒右手’的玩法,也配叫资本?”

黑石亚太区负责人马克斯跟着附和,手指在平板上划着凡辰资本的申报资料:“他们的投资案例简直可笑——锐芯、绿创、康瑞医疗,全是凡辰自己的子公司,所谓的‘投资回报’,不过是母公司做账做出来的;唯一的外部投资,是收购凌云航空,还花了40亿接盘烂摊子,这种投资眼光,能不亏钱就不错了!”

国内老牌资本鼎晖投资的创始人吴尚志也点头:“资本圈讲的是专业、是眼光、是资源整合能力,不是靠母公司的市值撑场面。凡辰生态搞新能源、智能家居厉害,不代表玩资本也行。我敢打赌,他们今天连TOP20都进不了,最后只会沦为行业笑柄。”

这些话像蒲公英一样,飘向会场各处,不少参会的中小资本负责人纷纷附和,看向凡辰资本席位的眼神充满了戏谑。凡辰资本的团队坐在会场中后排,首席投资官李然脸色有些难看,想站起来反驳,却被身边的林凡按住了手。

林凡穿着一身简约的黑色西装,手里翻着一本行业报告,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安然坐在他身边,低声说:“这些人就是看不起跨界,觉得资本圈是他们的自留地。等会儿榜单发布,让他们好好看看凡辰资本的实力。”

林凡淡淡一笑:“实力不是靠嘴说的,是靠数据和战绩说话。等会儿,他们会知道,什么叫‘生态资本’的力量。”

峰会正式开始,清科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倪正东走上主席台,手里拿着密封的榜单,语气激昂:“今年的全球私募股权机构榜单,可谓是‘群雄逐鹿’!既有老牌巨头稳扎稳打,也有新锐力量异军突起。接下来,我将公布TOP20名单,从第20名开始……”

会场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的大屏幕上。沈南鹏、马克斯等人端着香槟,嘴角带着笃定的笑容——他们坚信,凡辰资本绝不可能出现在榜单上。

“第10名——凡辰资本!”

倪正东的声音落下,大屏幕上赫然出现“凡辰资本”四个大字,下面跟着一行关键数据:管理规模2100亿人民币,累计投资项目38个,其中IPO项目8个,并购退出项目12个,平均年化收益率67.3%,生态赋能型投资模式引领行业创新!

“什么?!”

会场瞬间炸开了锅,沈南鹏手里的香槟杯差点摔在地上,马克斯脸上的笑容僵在原地,吴尚志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敢置信地盯着大屏幕:“这不可能!凡辰资本成立才不到一年,怎么可能管理规模超2000亿?年化收益率67.3%?这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了3倍!”

不仅是他们,全场的参会者都惊呆了。中小资本负责人纷纷拿出手机,搜索凡辰资本的投资案例,越看越震惊——之前被他们嘲笑“左手倒右手”的锐芯,上市后市值突破1500亿,凡辰资本的初始投资回报率达12倍;绿创储能完成B轮融资,估值较首轮投资增长8倍;收购的凌云航空,经过三个月的生态赋能,估值已从40亿飙升至120亿,即将启动分拆上市;更让人意外的是,凡辰资本投资的三家外部初创企业,均在半年内完成多轮融资,估值翻倍,其中一家AI医疗企业已成功登陆科创板。

“这不是‘左手倒右手’,这是生态赋能!”倪正东仿佛看穿了众人的疑惑,补充道,“凡辰资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而是‘生态+资本’的结合体。凡辰资本投资的企业,不仅能获得资金支持,还能接入凡辰的供应链、技术平台、全球渠道和政策资源——锐芯的芯片能快速应用于凡辰的智能家居和航空设备,绿创的储能技术能对接凡辰的光伏电站,凌云航空能承接凡辰的全球物流订单,这种闭环式赋能,让被投企业的成长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也是凡辰资本能实现高收益率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