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情满四合院之贾张氏27

她与王主任的接触也更加频繁和有技巧。除了汇报工作,她还会以请教的口吻,与王主任讨论一些社区管理的难点,提出自己的“不成熟看法”,既尊重了领导,又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她甚至能察觉到王主任偶尔流露出的、对某些棘手问题的疲惫和无奈,这时,她便会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分担。

对于街道的其他委员和干事,她也注意搞好关系,该客气时客气,该帮忙时帮忙,逐渐积累人脉。

在调解纠纷时,她更加注重方式方法,力求让各方都满意,将“贾干事办事公道”的口碑打得更响。

她甚至开始留意和学习一些政策文件,让贾东旭从图书馆借些相关的书籍报刊回来,晚上就着灯光仔细阅读,虽然有些吃力,但她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不能让文化程度成为自己的短板。

这一切,她都做得不露声色,在她平和的外表下,那颗渴望权力、意图登上更高舞台的心,正有力地跳动着。

通往“官位”的路需要耐心和时机。

宁婉(贾张氏)不急躁,就像当年在宫里等待晋封一样,她可以等,也可以主动创造机会。

夜深人静,白日的喧嚣和赞誉沉淀下来,宁婉(贾张氏)躺在老屋的炕上,却有些辗转反侧。

她如今这具身体,已是五十多奔六十的人了。在这个普遍退休年龄较早的年代,她这个年纪还在街道担任干事,已经算是“超期服役”,全凭她能力强、贡献大,加上王主任力挺。

但如果想再进一步,竞争居委会委员甚至副主任,年龄就成了一个明显的、无法回避的劣势。

街道里不是没有更年轻、有文化的干事,虽然目前能力和威信可能不如她,但人家有年龄优势,代表着未来的潜力。

上级在考虑提拔干部时,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一个快要六十的老太太,还能干几年?提拔上去,万一身体出点问题,或者干不了两年就要退,岂不是浪费资源?

这个认知像一根细刺,扎在她雄心勃勃的计划上,带来一阵细微却持续的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