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甄嬛传之夏冬春42

但在关乎根本的事情上,比如弘曜的饮食,必经许嬷嬷和绝对信得过的太医层层把关;贴身伺候的宫人,更是精挑细选,背景干净,稍有异动便立刻调离。永寿宫被她和许嬷嬷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她常抱着弘曜,看似随意地指着宫里的花草、器物,甚至来往的宫人,用最浅显的话教他:“曜儿你看,这花开得好看,但可能带刺;那个奴才看着恭敬,眼神却乱瞟,未必可靠……这宫里啊,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得多用这儿想想。”她点点儿子的小脑袋瓜。

夏贵妃从不刻意压抑弘曜的天性。弘曜活泼好动,有时甚至会显得有些“莽撞”,在御花园里跑得满头大汗,或是好奇地追问一些在别的娘娘看来“不合规矩”的问题。夏贵妃大多一笑置之,甚至偶尔还会被他逗得前仰后合。

随着弘曜渐渐懂事,夏贵妃也会“不经意”地提起宫外的振兴侯府,提起他的外公和舅舅们是如何为朝廷立下大功,如何忠心耿耿。

她不会直接说让弘曜倚仗母族,却在他心中种下了对母族的亲近与自豪感,让他明白,他并非孤立无援。

如今的永寿宫,时常可见这样的景象:弘曜下学归来,叽叽喳喳地说着学堂趣事,夏贵妃一边听着,手里或许还忙着给儿子绣个香囊或做件小衣,偶尔插几句“没头没脑”却让弘曜哈哈大笑的话。

皇帝来时,看到的是母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场景,儿子活泼可爱,妃嫔“纯直”娇憨,总能让他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夏冬春便是在这般看似“不着调”的教养中,将弘曜养育得身心健康,既保持了孩童的纯真,又潜移默化地懂得了在这深宫生存的微妙法则。

她不求儿子成为惊才绝艳的储君(至少明面上不求),只愿他平安喜乐,能在这复杂的宫廷中,拥有立足的根本和感知幸福的能力。

年氏与皇后党的覆灭,如同一场剧烈的风暴,涤荡了前朝后宫累积的污浊。风暴过后,雍正帝的心境确实有了微妙的变化。

那些被派系斗争、私人情绪蒙蔽的视线,似乎清晰了许多。他开始更冷静、更长远地审视他的江山与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