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她早早起来,向大车店的老板娘打听了县城里零工聚集的地方——通常是在邮局门口或者粮站附近的街角。
深秋的清晨已经带了寒意,呵气成霜。江德华把最厚实的衣服穿上,怀里揣着那包红糖和姜枣,走向粮站后街。
那里果然已经蹲着些等活干的人,有男有女,大多是面色愁苦、等着人来找去干体力活的。
她一个年轻寡妇,挤在一堆等活的男人中间不像样,也不安全。
她略一思索,走到街对面一个卖开水的老太太摊子旁,花了最后一点零钱,买了一暖壶开水。
然后,她找了个稍微避风又不算太偏僻的墙角,拿出一个从大车店借来的破旧搪瓷缸子,小心地捏了一小撮红糖、两片姜、一颗掰开的大枣,冲上滚烫的开水。
一股带着甜香和姜辣味的热气瞬间弥漫开来。
她也不叫卖,就捧着那缸热茶,小口喝着,暖意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驱散了清晨的寒冷。
这与众不同的香气和她的安静,很快引起了旁边几个同样等活计的妇人的注意。
一个搓着手哈气的四十多岁大嫂忍不住开口:“大妹子,你这喝的啥?闻着怪香怪暖和的。”
江德华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个略带羞涩却友善的笑容:“嫂子,是俺自己弄的红糖姜枣茶,驱寒的。天冷,喝点热的身上暖和。” 【邻里亲和】的能力让她的话语和神态自然而然地带着让人想亲近的信任感。
“哎呦,这可真是好东西,就是红糖金贵哩……”那大嫂咽了口口水,眼神羡慕。
“俺这也是没办法,”江德华适时地流露出一点愁容,“男人没了,俺出来想找点零活干,等半天了,身上冷得厉害,才舍得泡一点……嫂子,要不您也尝尝味儿?俺这还有热水。” 她晃了晃旁边的暖壶。
那大嫂连忙摆手:“那咋好意思……” “没啥,出门在外的,都不容易。”江德华说着,已经拿过另一个借来的杯子(提前准备好的),照样给她冲了一杯,递过去,“暖暖身子。”
那大嫂推辞两下,终究没抵住那热气和香味的诱惑,接过来小心地喝着,脸上立刻露出舒坦的表情:“哎呦,可真舒坦!谢谢你了大妹子!你这人心肠真好!”
一杯热茶下肚,两人的关系瞬间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