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知否之盛老太太39

京城的斗争,果然更加诡谲复杂。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倒要看看,这京城的风浪,能有多大。

三日后,京中便多了三处挂着“静姝堂”木牌的义诊点。

药童们支起长案,将熬好的汤药分装在粗瓷碗里,徐凛请来的几位老大夫则端坐案后,仔细为排队的百姓诊脉。

凡来求诊者,不仅分文不取,还能领到根据病情配好的药材,若是孤寡老人或贫病交加的孩童,更能额外得到一小袋米粮。

消息如风般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听说了吗?徐大小姐开的善堂,看病抓药不要钱,还给米呢!”

“就是那个治好皇后娘娘和小皇子的徐静姝?她可真是活菩萨啊!”

“前些日子还有人说她用妖法,依我看啊,那都是瞎编排!哪有妖邪肯做这等积德事?”

质疑的声音渐渐被赞叹取代,百姓们提着药包和米袋,脸上的感激真切无比。就连街边说书先生,也把“徐大小姐仁心济世”编成了新段子,引得听众阵阵叫好。

而此时的徐府书房,正坐着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为首的是曾任太医院院判的周老先生,旁边陪着的是国子监的李博士,皆是京中德高望重之人,素来以严谨正直闻名,最是不信怪力乱神之说。

徐静姝将自己批注的《黄帝内经》和几本医案呈上,从容道:“晚辈才疏学浅,这些不过是平日研读的心得,还望几位前辈不吝赐教。”

周老先生拿起医案,戴上老花镜细细翻看,越看眉头越舒展,最后忍不住抚须赞叹:“徐小姐这脉案记录得详尽精准,用药思路更是精妙,后生可畏啊!”

李博士虽不懂医术,却看得出徐静姝批注的医书字迹工整,引经据典皆有出处,绝非旁门左道。

他捻着胡须笑道:“徐小姐不仅医术高明,这学识见地也远超寻常女子,所谓‘妖法’之说,老夫第一个不信。”

几人相谈甚欢,从医理谈到典籍,徐静姝的从容与专业,彻底打消了他们心中最后一丝疑虑。

送走几位老者后,徐凛满面红光地进来:“静姝,你这法子真是神了!周老院判刚出府门,就被等候的百姓围住,他当众说你‘医道正统,心怀仁善’,这话传出去,看谁还敢乱嚼舌根!”

徐静姝嘴角微扬,眼中却无太多笑意:“这只是第一步。对方既然处心积虑,绝不会就此罢休。”

话音刚落,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管家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大小姐,不好了!城西善堂那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