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守护之灵

返回749局西北分部基地的过程比预想中顺利。林晓风凭借着布阵境的速度和对气机的敏锐感知,巧妙地避开了几股游弋在荒野、疑似“公司”或幽冥教的暗哨。当他风尘仆仆却目光湛然地出现在基地外围警戒线时,立刻引起了值班人员的震动。

很快,他被引至一间高度隔音的会议室。早已接到消息、面带忧色的负责人陈建国和几位核心研究员已经等在那里。当林晓风将古墓中的经历,包括末法时代的真相、“归墟”与“影噬”的威胁、混沌先师的传承,以及最后遭遇“观察者”窥伺和体内“虚无之种”隐患等情况和盘托出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片死寂。

陈建国手中的茶杯久久未能放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这些信息太过震撼,足以颠覆现有的所有认知体系。末法时代并非自然衰退,而是悲壮的自救?上古先贤们付出的代价如此惨烈?而敌人,并非单纯的地外生物,而是可能侵蚀规则本源的恐怖存在?

“晓风同志…你带来的信息,价值无法估量。”陈建国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这解释了太多我们以往无法理解的异常现象。‘公司’的疯狂,幽冥教的偏执,似乎都找到了根源…虽然这根源,令人不寒而栗。”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研究员推了推眼镜,语气激动:“《混沌天经》…如果真如你所说,是直指大道本源的至高典籍,那对我们重建修行体系,应对未来危机,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还有那‘内景天地’…这简直是神话再现!”

林晓风点点头,沉声道:“陈局,各位老师,传承我可以共享,内景天地在必要时也可以作为最后的避难所或研究基地。但当务之急,是两件事:第一,尽快提升我们整体的实力,幽冥教和‘公司’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第二,必须弄清楚‘观察者’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应对。它们能精准找到我,说明我们的行踪并非绝对隐秘。”

陈建国神色凝重:“放心,基地会立刻启动最高预案,整合你带回的信息和传承。关于‘观察者’,我们也会调动所有天文观测和空间感应设备,全力分析其性质。你先好好休息,巩固修为,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你主持。”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风在基地提供的绝对静室中闭关。他并非独自一人,心神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内景天地之中。

一边研读、揣摩《混沌天经》布阵卷的更深奥义,尝试构建更复杂的阵法;一边则调动内景天地的混沌灵气,持续冲刷、蕴养那柄被封印的断龙剑,试图更清晰地感知其状态,并与剑身内那被封印的“虚无之种”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并非真正的交流,而是以混沌之气为触角,小心翼翼地去解析其本质结构,寻找可能彻底净化或安全分离的方法。

同时,他也在不断熟悉和拓展对内景天地的掌控。这片初生的天地随着他修为的提升和对《混沌天经》理解的加深,边界似乎在极其缓慢地扩张,混沌灵气也愈发浓郁精纯。他甚至尝试着将一些外界的基础材料移入,观察它们在内景天地混沌环境下的变化。

然而,无论他如何尝试沟通断龙剑,除了能更清晰地感应到那“虚无之种”在封印下死寂般的蛰伏,以及断龙剑本身浩瀚而略带悲凉的剑意外,并未能得到更多回应。剑身深处,似乎还沉睡着什么,却如同蒙尘的明珠,难以触及。

直到第三天深夜,林晓风正在内景天地中演练一套新领悟的“混沌幻影步”,身形如烟,在朦胧天地间留下道道残影。突然,他心有所感,猛地停下脚步,望向中央区域插着的断龙剑。

并非剑身有异动,而是他佩戴在胸前、那枚自始至终陪伴他、蕴含内景天地本源的古玉,毫无征兆地温热起来!

这种温热并非能量灌注,更像是一种…共鸣与呼唤!

紧接着,整个内景天地轻轻一震!并非剧烈的摇晃,而是一种源自本源的、如同心跳般的搏动。弥漫的混沌灵气自主汇聚,化作无数细微的光点,如同受到无形力场的牵引,纷纷投向那枚古玉。

古玉表面的纹路次第亮起,散发出温润而深邃的光芒。这光芒并不刺眼,却仿佛能照亮人心,带着一种古老、苍茫、却又无比厚重的守护意志。

林晓风福至心灵,立刻盘膝坐下,将全部心神沉入古玉之中,并以《混沌天经》总纲法门,引导自身混沌之气与古玉、与整个内景天地同频共振。

“嗡——”

一声似有若无,却又仿佛响彻在灵魂深处的嗡鸣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