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鼎现铭文炊烟火,人间清欢是寻常

天还没亮透,外城的鸡刚叫头遍,清欢小筑的灶台就冒起了烟。阿文举着擀面杖跟面团较劲,脸憋得通红,二柱蹲在灶门口扒拉柴火,火星子溅到裤脚都没察觉 —— 昨儿苏姑娘说今早要试做 “喜鼠送福饼”,俩学徒生怕误了时辰,天不亮就爬起来备料。

“哎哟我的祖宗!” 春桃踩着布鞋冲进来,手里还攥着半串没挂完的红绸,“二柱你往灶膛塞那么多柴干嘛?想把锅烧穿啊!这锅可是王伯传下来的老物件,比你俩的岁数加起来都大!”

二柱赶紧往外扒柴,胳膊肘撞翻了旁边的酵母瓦罐,刚发好的面团 “啪嗒” 掉在案板边。狗剩从门后钻出来,飞快地用手指蘸了点面渣往嘴里塞,被春桃一眼瞅见:“小馋猫!再偷嘴就把你派去给张大户送菜!”

“我才不去!” 狗剩撅着嘴跑开,“张大户家的管家上次想偷学灵菇馄饨,被我泼了一身面汤!”

正闹着,沈砚之端着一盆洗好的姜丝进来,袖口挽得整齐,指节还沾着水珠。他刚要把姜丝放在案板上,就见苏清欢正对着青铜小鼎出神 —— 那小鼎今儿格外不一样,鼎身的云雷纹像活过来似的,流转着暖融融的光,凑近了还能闻到淡淡的米香。

“在看什么?” 沈砚之轻声问,指尖不小心碰到鼎沿,小鼎突然 “嗡” 地颤了一下,吓得他赶紧缩回手。

苏清欢笑着摸了摸鼎身:“它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呢。王伯说当年娘用它炖菜时,鼎身也会发光,只是没这么亮。”

话音刚落,院门外传来王伯的吆喝声:“清欢!李御厨老爷子来啦!”

俩人赶紧迎出去,就见李御厨背着个布包袱,身后跟着俩御膳房的小徒弟,扛着个大木盒子。“老爷子怎么还带东西来?” 苏清欢赶紧上前接包袱,“喜酒的菜我都备得差不多了,哪用您再费心。”

“你这丫头懂什么。” 李御厨捋着山羊胡笑,“这盒子里是当年你娘留在御膳房的菜谱,还有我攒的几味稀罕香料,今儿正好给你添个彩。” 他瞥见墙角的青铜小鼎,眼睛一亮,“好家伙!这小鼎的灵气比当年旺多了,看来是认主了!”

王伯蹲在鼎边,用烟袋锅敲了敲鼎沿:“昨儿皇上夸酸汤鲜,它就晃光,今儿李老爷子来,它更精神了,比狗剩还会看人下菜碟。”

众人正说笑,赵胖子拎着个竹篮跑进来,篮子里装着他婆娘新腌的糖蒜,还冒着凉气。“苏姑娘,沈大人,我…… 我把家里的铜壶拿来了,烧水泡茶特香!” 他说着把铜壶往桌上放,没留神碰倒了春桃的红绸,绸子缠在壶把上,活像个扎着红腰带的胖娃娃。

“你这铜壶比你还笨!” 春桃笑着解红绸,“赶紧去后厨烧火,刘厨子说你昨天把灶膛烧得冒黑烟,今儿再出错,喜酒就不让你吃了!”

赵胖子连忙应着往后厨跑,刚进门就听见 “哎哟” 一声 —— 阿文把擀好的饼坯摞太高,塌下来砸在了狗剩头上,狗剩正捂着脑袋跟阿文理论,唾沫星子溅了饼坯一脸。

“都别闹!” 苏清欢走进来拍了拍手,“先做二十个葱油饼当早食,再把蟹粉豆腐羹的料备好,太后说不定待会儿还来凑热闹呢。”

沈砚之跟着挽起袖子,拿起菜刀想切胡萝卜花,结果一刀切歪,胡萝卜滚到了青铜小鼎边。小鼎突然亮了一下,胡萝卜竟自己立了起来,正好对着沈砚之的刀刃。“这…… 这鼎成精了?” 沈砚之瞪着眼,耳尖又红了。

“什么成精,是小鼎帮你呢!” 春桃端着碗进来,“沈大人你就别学雕花了,切姜丝多拿手,上次夯队的李师傅还说,你切的姜丝比头发丝还细,拌凉菜能鲜掉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