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撇撇嘴:“这还差不多,以前可不是这样说的。”
正闹着,李公公又领着小太监来了,手里举着个锦盒:“苏姑娘!太后老佛爷怕您嫌银牌寒酸,又赏了您十两银子,说让您给学徒班添点家伙!”
狗剩眼疾手快,赶紧接过来打开,白花花的银子晃得人眼睛疼。他咽了口唾沫:“姑娘,咱们能买新的擀面杖了!”
王伯笑着敲了敲他的脑袋:“就知道擀面杖!该买些好点的筛子,省得面粉里混沙子。”
沈砚之走到苏清欢身边,帮她把银牌揣进怀里,指尖碰到鼎身的暖光,忍不住笑:“现在好了,太后都成你的‘头号食客’了。以后谁敢来捣乱,可得先掂量掂量。”
苏清欢抬头看他,阳光透过葡萄架洒在他脸上,把他耳尖的红照得清清楚楚。她想起第一次在破庙外,他递过来的那串铜钱,还有那句 “明日还来”,忍不住弯了眼:“那你呢?还做我的‘头号帮工’吗?”
“不然呢?” 沈砚之拿起旁边的菜刀,比划了一下,“我现在切姜丝可比你厉害,不信你看 ——” 说着一刀切下去,姜丝细得像发丝,果然比以前强多了。
春桃在旁边起哄:“沈大人这是要上门女婿的架势啊!”
沈砚之耳尖更红了,却没反驳,只是把姜丝放进碗里,低声道:“等学徒班稳住了,我就去求太后赐婚。”
苏清欢的心猛地一跳,怀里的青铜小鼎似乎也热了几分。院外传来卖花人的吆喝声,茉莉香混着包子的甜香飘进来,学徒们已经开始学着揉面,狗剩的 “咚咚” 剁馅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没惊飞麻雀,倒引得隔壁的小孩扒着门缝喊:“苏姐姐!我要吃甜包子!”
苏清欢笑着应了声 “好”,转头看向沈砚之。他正帮着王伯搬新的擀面杖,阳光落在他肩上,像披了层暖光。她突然觉得,穿越而来的这一路,从破庙的野菜汤到如今的清欢小筑,从孤身一人到身边满是烟火气,所谓 “清欢”,从来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这案板上的面团,灶里的火苗,身边的人,还有这藏在烟火里的真心。
李公公站在门口,看着院里的热闹,忍不住咂咂嘴:“这才是真的人间烟火啊,比宫里的冷灶台强多了。”
远处的夯锤声还在 “咚咚” 作响,那是清欢小筑扩建的工地。青铜小鼎在苏清欢怀里微微发烫,鼎身的云雷纹流转着微光,像是在笑着应和这人间的热闹。苏清欢拿起面团,和沈砚之并肩站在案板前,指尖的面粉混着他的温度,成了这世上最暖的滋味。
“别愣着了,” 沈砚之碰了碰她的胳膊,“再揉慢了,甜包子可要被抢光了。”
苏清欢笑着点头,手腕一转,面团在案板上滚出个漂亮的弧度。阳光正好,风也温柔,这人间的清欢,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