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沈砚之轻咳一声,眼神飘向旁边的老周,“本官查光禄寺的账目,正好路过,听见后院有动静,就进来看看。”
老周憋着笑,偷偷给苏清欢使了个眼色 —— 谁不知道御史台离御膳房隔着三条街,哪能 “正好路过”?这分明是特意来护着她的。
苏清欢也不点破,笑着说:“那可真是巧了。对了沈大人,前儿你送的山泉水真好用,炖羹特别鲜。回头我给你做碗莲子心羹,谢谢你今日解围。”
沈砚之眼睛亮了亮,点点头:“好。” 他平时话不多,这会儿倒像个等着吃糖的孩子,看得旁边的吏员都偷偷憋笑。
等沈砚之走了,陈嬷嬷拉着苏清欢的手说:“苏姑娘,你放心,往后在御膳房,没人再敢给你使绊子。李御厨刚打发人来说,让你去他的小灶房备菜,那儿的食材比前院还好。”
“多谢陈嬷嬷。” 苏清欢跟着陈嬷嬷往前走,路过柴禾垛时,瞥见老周正蹲在地上,捡起刚才掉的莲子种,小心地揣进怀里。她心里一动,走过去说:“周伯,这莲子种要是种在我小筑的院子里,明年说不定能结出鲜莲子呢。”
老周抬起头,笑得满脸皱纹:“那敢情好!苏三夫人当年就说,最好的莲子要种在有烟火气的地方。你小筑里人来人往,正合适。”
怀里的青铜小鼎轻轻颤了颤,像是在附和。苏清欢看着鼎身的云雷纹,心里暗暗想:娘,您看,当年害您的人就要倒霉了,等寿宴结束,我就把您的冤屈彻底查清,让您的手艺和公道,都留在这人间烟火里。
回到前院御膳房,刚才那些偷笑的厨子们这会儿都变了脸色,见了苏清欢赶紧点头哈腰。苏清欢也不计较,径直走向李御厨的小灶房 —— 那地方果然干净,食材架上摆着新鲜的莲子、百合,还有沈砚之特意让人送来的山泉水,连灶台都擦得锃亮。
春桃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正站在灶房门口等着,手里还提着个食盒:“小姐!我听周伯说您没事,就赶紧给您送了桂花糕来!” 她把食盒递过去,“还有沈大人让随从送来的,说您备菜累,垫垫肚子。”
苏清欢打开食盒,里面除了桂花糕,还有一小罐她爱吃的酱萝卜,正是清欢小筑的味道。她拿起一块桂花糕塞进嘴里,甜香混着桂花香,瞬间驱散了刚才的戾气。
“春桃,你怎么进来的?” 苏清欢好奇地问。
“是沈大人的随从带进来的,” 春桃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沈大人还说,要是有人敢欺负您,就让我去御史台找他。小姐,沈大人对您可真好!”
苏清欢脸微微一红,拍了拍春桃的脑袋:“别胡说,赶紧帮我择莲子。”
春桃吐了吐舌头,拿起莲子开始择。灶房里的烟火气慢慢升腾起来,铜锅咕嘟咕嘟响着,莲子的清香混着桂花的甜香飘出去,连路过的小太监都忍不住停下脚步闻了闻。
苏清欢一边搅着锅里的羹,一边想:宫墙里的阴谋再阴狠,也敌不过这灶台上的烟火气。赵厨落网了,柳玉茹蹦跶不了多久,娘的冤屈很快就能查清。等寿宴结束,她就带着春桃、王伯、周伯,把清欢小筑的味道传遍京城,让那些士族权贵知道,真正的美味从不是金贵的山珍海味,而是藏在市井里的用心与温暖。
怀里的青铜小鼎泛着温润的光,鼎口偶尔冒出一缕淡淡的白气,像是在为她鼓劲。苏清欢嘴角扬起笑,搅动勺子的手更稳了 —— 这宫墙里的风波,不过是她 “味染人间” 路上的一站。往后的日子,有鼎在,有人在,有烟火在,她的 “清欢”,定能暖透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