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鼎果然跟你母亲有关。” 沈砚之眼神亮了,“李御厨说,当年你母亲就是用这鼎做的蟹粉豆腐羹,连先帝都赞不绝口。这次你做这道菜,定能让太后想起当年的味道。”
正说着,门口传来马蹄声,李御厨的师弟又来了,这次扛着个大坛子:“清欢丫头,老李让我给你送坛‘荷花露’,说是当年你母亲做御膳时用的,能去蟹粉的腥,还能提鲜。”
坛子打开,一股清香味扑面而来,青铜小鼎的光更亮了。苏清欢舀了一勺尝了尝,清甜爽口,立马笑着道谢:“替我多谢李御厨,这份情我记下了。”
老者摆摆手,又叮嘱几句御膳房的规矩,比如 “太后爱吃甜口,少放盐”“摆盘别太花哨,要实在”,才翻身上马走了。
眼看日头升到头顶,苏清欢挽起袖子准备试菜。王伯烧火,春桃洗菜,沈砚之居然也撸起袖子帮忙剥栗子,手指被栗子壳划破了个小口也不在意。苏清欢看见,赶紧找了块布条给他包上:“沈大人还是歇着吧,这点活我们来就行。”
“没事,” 沈砚之耳尖微红,“剥栗子而已,难不倒我。”
春桃在旁边偷偷跟王伯挤眼睛:“你看沈大人,剥栗子比我还认真,怕是想当我们家上门女婿呢!” 王伯笑得烟袋锅子都掉了,赶紧捂住嘴,却还是漏出 “嘿嘿” 的笑声。
沈砚之听见了,假装没听见,剥栗子的手却更快了。苏清欢忍着笑,把藕切成细丝,放进鼎水里焯了焯 —— 果然,原本一折就断的藕丝变得韧劲十足,还带着淡淡的清香。她拌上蟹黄粉和笋末,小心翼翼地塞回藕孔里,放进蒸笼蒸了起来。
不多时,蒸笼里冒出香气,混着蟹黄的鲜和藕的甜,连隔壁的狗都扒着门叫。春桃第一个冲过去揭盖子,眼睛都看直了:“小姐,这藕看着跟白玉似的,太好看了!”
苏清欢夹起一块放进碗里,递给药沈砚之:“尝尝。” 沈砚之接过,刚咬一口,蟹黄的鲜就在嘴里炸开,藕丝韧劲十足,一点都不柴,还有淡淡的荷香萦绕在舌尖。
“好吃。” 他由衷赞叹,“比御膳房的蟹粉菜还鲜。”
王伯也尝了一口,咂着嘴说:“这道菜既有市井的实在,又有宫廷的精致,太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