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前几天我还收到你那位聪明的朋友陈知行的邮件,他也提到了你非凡的才华。
只要你点头,我们【星环】有能力,也有意愿,帮你说服德国人放行。
毕竟,对于能帮助我们取得决定性优势的人才,我们从不吝于展现最大的诚意和……手段。”
陈知行!
艾利克斯的邀请,像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这确实是一个接触世界最前沿、甚至能借此打破德国人封锁的绝佳机会,充满了诱惑。
另一方面,这意味着更深地卷入大国科技博弈,前途更加叵测。
而艾利克斯特意提及陈知行的邮件,无疑加大了说服她的筹码。
她需要时间思考,需要理清这背后的脉络。
“艾利克斯,”
她放下咖啡杯,“你的邀请让我受宠若惊。【普罗米修斯】的计划也令人神往。
但这毕竟是一个重大的决定,涉及我的学术生涯和人生规划。
请允许我……认真考虑一下。”
艾利克斯似乎预料到这个回答,他并不气馁,反而笑容更加灿烂:
“当然!慎重是美德!不过,苏,记住我的话,【星环】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而且,”
他眨眨眼,“我相信,没有哪个真正渴望站在科技之巅的科学家,能拒绝【普罗米修斯】的召唤。期待你的好消息!”
离开咖啡厅,苏想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
艾利克斯带来的信息——论文的军事价值、美国官方的重视、陈知行的幕后推动——让她原本清晰的归国之路,突然多了一条充满诱惑、风险与未知的岔路。
峰会第二天,苏想刚做完报告,正准备接受同行提问,施耐德教授脸色凝重地匆匆走来,在她耳边低语:
“苏,出事了。
研究所刚接到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正式质询函,要求解释你与美方【星环】实验室人员的非正式接触!穆勒先生正在暴跳如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想心中一震,知道艾利克斯的出现和她论文的价值,已经引发了德国官方的最高警觉,风波,才刚刚开始。
联邦部门的质询函像一片阴云笼罩在苏想头顶。
穆勒先生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言语间的压力几乎凝成实质。
就在苏想感觉自己快要被这软硬兼施的囚笼彻底困住时,一封来自“姐姐苏念”的家书,穿越重洋,送到了她在柏林的公寓。
信纸是熟悉的国内款式,字迹也极力模仿着苏念那清秀中带着一丝病弱气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