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倏地转过身,一把抓过旁边几乎写满的草稿纸,目光灼灼地盯着上面某个被反复涂抹修改的模块框图。
“错了……方向错了!”
他喃喃自语,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让算法去适应分布式的通信延迟和不可靠性,试图用更复杂的协议去掩盖它……为什么不能反过来?”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用力地划掉了之前关于通信优化的部分设计。
“我们不应该追求绝对的、实时的状态同步!”
陈知行语速飞快,眼神亮得惊人,仿佛拨云见日,
“在真正的复杂系统中,个体本身就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延迟!
我们的算法,应该拥抱这种不确定性和局部性!”
他挥舞着粉笔,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全新的架构图:
“我们可以引入异步并行和最终一致性的理念!
允许各个智能体在一段时间内基于局部信息独立决策,只在关键节点进行必要的信息同步和协调!
牺牲一部分决策的最优性,换取整个系统巨大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
这个思路,完全颠覆了之前追求精确同步的设计哲学,是一种更具现实意义和工程可行性的突破!
苏想看着他站在白板前,整个人仿佛在发光,那是一种源于智慧碰撞和思想突破的极致魅力。
她虽然不能完全理解所有技术细节,但能感受到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
“我明白了!”
陈知行放下粉笔,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多日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兴奋和斗志,“我知道该怎么改了!”
就在陈知行带领团队,按照新思路全力攻关算法重构的关键时期,一个熟悉的、带着县城口音的声音,通过长途电话,找到了北大女生宿舍的传达室。
“喂?苏想吗?我是王德贵校长!”
听到这个声音,苏想的心下意识地一紧,但很快,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冷静占据了上风。
她不再是那个可以被随意拿捏、惊慌失措的小女孩了。
“王校长,您好。”
苏想的语气疏离而礼貌。
王德贵的声音带着惯有的、居高临下的热情:“苏想啊,在北京出息了!又是竞赛拿奖,又是搞国家大项目,咱们平县十三中都以你为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