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瓶颈与反思

庆功宴的喧嚣与暖意,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终有平息的一刻。当第二日的晨光透过“沉睡法师”旅店窗户的薄纱,将细碎的光斑洒在莱恩的工作台上时,昨夜的酒精与欢愉已然褪去,只剩下一种更为深沉、也更为现实的寂静。

工作台上,那块暗紫色的混沌水晶依旧静静地躺在软垫中央,内部封存的能量风暴无声地咆哮、冲撞,仿佛在嘲笑着外界短暂的快乐。旁边,是莱恩从“星瞳”观测站墙壁上详细记录下来的、关于《星辉律动与万象共鸣初解》的笔记。字迹清晰,思路明确,理论的光芒仿佛穿透纸背。

然而,理论与现实之间,似乎横亘着一道无形的、却坚实无比的壁垒。

莱恩端坐在工作台前,神色平静,眼神却异常专注。他再次尝试运用从古代论述中领悟到的、更为系统的“共振”理念,去梳理水晶内的混乱能量。他的精神力,在【千丝共鸣冥想法】的锤炼下,确实比之前更加灵动,分化出的感知触须更多,覆盖的范围更广,对能量频率的捕捉也似乎更加敏锐。

他能够更清晰地“听”到不同能量流那独特的“咆哮”、“嘶鸣”或“哀嚎”,能够更精确地分辨出它们各自那混乱表象下,相对稳定的核心频率。理论上,他应该能更高效地找到“共鸣点”,进行引导和梳理。

起初,确实有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进展。他成功地让几股相对弱小的能量流,稳定平和的时间从之前的三秒延长到了五秒,甚至七秒。这让他精神一振。

但很快,他就触碰到了天花板。

当他尝试去引导那些更庞大、更狂暴、彼此纠缠更深的能量流时,问题出现了。首先,是他的魔力总量。维持如此高强度的感知,同时还要模拟出与狂暴能量相匹配的、足够强度的“共鸣频率”,并持续输出以进行引导,这对魔力的消耗是惊人的。他那已经比同阶法师雄厚不少的魔力漩涡,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黯淡。往往一次稍微复杂些的引导尝试,就能耗去他近半的魔力储备,不得不停下来长时间冥想恢复。

其次,是控制精度。越是强大的能量流,其频率越是复杂多变,对“共鸣”的精准度要求也越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莱恩的精神力能够感知到那微妙的变化,但他自身魔力输出的稳定性和精微度,却有些跟不上感知的敏锐。就像一个人能清晰地听到百米外一根针落地的声音,却无法保证自己投出的石子能精准地击中那根针。他的魔力输出,总会在关键时刻,出现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或者偏差,导致即将建立的“共鸣”瞬间崩溃,甚至引来能量流更剧烈的反扑。

一次,两次……十次……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精神力的剧烈消耗和魔力的枯竭。恢复,调整,再次尝试,再次失败。

工作台旁的废纸篓里,很快就堆满了写满失败分析和能量流态图的草稿纸。莱恩的脸色,也随着一次次失败和透支,重新变得苍白,眼底的血丝再次浮现,甚至比前往观测站之前更加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