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清军另一提督徐文秀率部裹粮来援,会攻烂泥沟,经过血战,勉强夺回了烂泥沟四庄,但新路坡上那三座冰垒依然如同磐石,屹立不倒。清军徒劳无功,反而又添伤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初八至初十,徐文秀试图稳定战线,援助党川铺,分兵增援董家山,作坚守计。但太子寺东西两面的清军因新路坡惨败和傅先宗之死,已士气崩溃,纷纷后撤。
正月十一日,朔风怒号,天地昏沉。回军乘着恶劣天气和清军士气低落,向党川铺发起了总攻!
据守党川铺的傅先宗余部早已胆寒,见回军势大,纷纷弃垒而逃。提督徐文秀见状,目眦欲裂,亲率亲兵在垒外迎击,试图稳住阵脚。
“顶住!给我顶住!”徐文秀挥刀高呼。
然而,兵败如山倒。回军士兵奋勇冲杀,愈战愈勇,瞬间将徐文秀部包围。短兵相接,血肉横飞!徐文秀身先士卒,浴血搏杀,身被数创,最终身中三矛,壮烈殉国!总兵郑守南、李其祥、杨文林、刘笃及副将、参将、游击等大批清军将领也相继战死!党川铺再次易主!
与此同时,围攻太子寺正面的清军也全面溃退,一直撤至三甲集才勉强收住脚步。
太子寺之战,以回军奇迹般的、决定性的胜利而告终。清军不仅损兵折将,更一战损失了傅先宗、徐文秀两员提督级别的高级将领,以及大批中层军官,士气遭到毁灭性打击。
安定大营,左宗棠接到前线雪片般飞来的败报,震惊失色,手中的茶碗“啪”地一声掉落在地。他难以置信地反复看着战报,脸色由青转白,最终化为一声长叹。这是他督师陕甘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败仗,其惨烈程度,甚至超过了金积堡刘松山之殇。
“傅先宗……徐文秀……竟皆殁于王事……”他喃喃自语,步履蹒跚地走到地图前,看着太子寺的位置,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和挫败感。清军被迫转入守势,退守董家山、三甲集、康家崖等要隘,严防回军乘胜反攻。整个西北战局,因太子寺一役,陡然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