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阵眼所在
夜色如墨,将青山镇紧紧包裹。然而这份静谧却透着诡异的不安。连日的异象已让镇民们人心惶惶,入夜后便门户紧闭,昔日偶尔传来的犬吠虫鸣也销声匿迹,只剩下风穿过枯枝败叶时发出的、如同呜咽般的嘶哑声响。
赵家院落内,灯火通明,却驱不散凝聚在几人眉宇间的凝重。
韩书澜面前摊开一张她自己绘制的青山镇周边地形图,上面以朱砂标注了几个节点,丝丝缕缕的黑气仿佛有生命般在地图上游走,最终都指向镇外一个方向。她指尖落在那最终汇聚之处,声音清冷而肯定:“不会错。九幽大阵的阵眼,就在镇外三十里处的‘将军冢’。”
“将军冢?”赵青山浓眉紧锁,他对这一带颇为熟悉,“那是一座前朝的古墓,据说埋着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但年代久远,墓道早已坍塌封死,平日里除了些猎户和采药人偶尔在周边活动,根本无人靠近。怎么会是那里?”
萧少峰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死寂的夜空,淡淡道:“正因为人迹罕至,阴气积聚,才是布置这等汲取生灵邪阵的最佳所在。云遮半倒是选了个好地方。”他转过身,烛光在他深邃的眸中跳跃,映出一片冰寒,“书澜,可能确定具体位置?以及,如何破之?”
韩书澜指尖轻点朱砂,在地图上将军冢的位置画了一个圈:“根据星象偏移、地气流转以及邪气汇聚的轨迹,阵眼核心就在古墓的主墓室下方。但麻烦在于……”她顿了顿,抬眼看向众人,“古墓本身自有其防护,且我感应到,墓穴入口处有一股极强的‘守’意,并非死物,而是……活人的气息,带着剑意与死寂。此人,极强。”
“守墓人?”江怀柔轻声道,眼中流露出担忧,“既是守墓,必不愿外人惊扰。我们若强行闯入破阵,只怕……”
“没有只怕。”萧少峰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大阵运转一日,青山镇乃至周边生灵便多受一日荼毒。云遮半的目标是我们,却累及无辜,此阵必须破,而且需尽快。”他看向韩书澜和赵青山,“无论如何,明日一早,我们便去将军冢。是友,便说服;是敌,便踏过去。”
赵青山重重点头,拳头握得咯咯作响:“正该如此!管他什么守墓人,这等伤天害理的邪阵,决不能留!”
决定了行止,几人各自准备。韩书澜绘制破阵所需的灵符,检查法器;江怀柔配置各种疗伤、解毒、宁神的药粉药丸;赵青山打磨着他的厚背砍刀,虽无军中利刃,但这柄伴他归隐的柴刀,在他巨力挥舞下,威力亦不容小觑;萧少峰则静静擦拭着一柄软剑,剑身幽暗,如他此刻的眼神,深不见底。
翌日清晨,天光未亮,四人便已离镇,直奔将军冢。
越靠近古墓,周遭的景象便越发荒凉破败。本是初秋时节,山野间却难见绿意,树木凋零,土地干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腐朽气息。甚至连鸟兽的踪迹都几乎绝迹,一片死气沉沉。
三十里路对于身手不凡的四人而言不算什么,日头刚升上山顶不久,一片荒芜的山坳便出现在眼前。山坳深处,一座以巨石垒砌的墓冢轮廓隐约可见,墓前立着的石人石马早已风化残破,布满青苔。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坍塌了近半、露出黑黝黝洞口的墓道入口。
然而,几人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被墓道入口前的一块巨大青石吸引。
青石之上,一人抱剑独立。
那人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劲装,身形挺拔如松,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与沧桑。他面容俊朗,却如同覆盖了一层寒冰,不见丝毫表情。剑眉之下的双眼,眼神空洞,仿佛看尽了世间悲欢,再无波澜。他就那样站着,仿佛已与这古墓、这荒山融为一体,成了此地的一部分,亘古如此。
萧少峰眼神微凝,脚步放缓。他从那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同类的气息——一种经历过极致失去、心死如灰,却又因某种执念而强行留驻人间的沉寂与锐利。
韩书澜的目光则落在那人抱着的长剑上,以及他站立时无意识流露出的气度,她心中微微一动,似乎捕捉到一丝熟悉的影子,却又难以确定。
“来者止步。”
不等四人靠近,一个冰冷、干燥,不带任何情绪的声音便已传来。那抱剑男子依旧望着前方的虚空,仿佛在对着空气说话。“此乃禁地,速速离去。”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剑意,刺入耳膜。
赵青山上前一步,拱了拱手,声若洪钟:“这位朋友,我等并非有意惊扰先人安眠。实因有奸人借此墓地,布下邪阵‘九幽’,汲取生灵之气,为祸乡里。阵眼就在这墓中,我等必须入内破阵,还望行个方便。”